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与中国观念

2014-08-27 作者: 曹起曈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与中国观念

hong kong
图片来源:Flickr
</img>

近日来,香港2017年普选条件的争议所激发的“占中”运动又一次将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矛盾推向了风口浪尖。从历次热点事件可以看出,中港矛盾不仅集中在政治层面,而且更频繁地表现在社会层面。一百多年来复杂的历史导致了香港的边缘化,也塑造了香港民众特殊的中国观感。对此,美国学者 陈欣欣(Angelina Chin) 在《现代亚洲研究》发表论文,阐述了香港人心中流散的记忆和地理观念。

上世纪中叶的港英殖民政府对中国的政治变迁高度敏感,为了防止内地政治意味浓厚的历史观向香港渗透,滋生“赤化”和反英思潮,香港于五十年代开始在中学进行中国历史教育,倡导通过了解历代政治人物的功过是非以增强香港学生的道德感。孙国栋(迁居香港的历史学家钱穆的弟子)便在所撰教科书的前言中明确表示,希望学生在“长知识”的同时“正修养”。此时,诸如“国家”和“公民”的政治观念,这些教科书中都少有提及。

九十年代,随着香港回归的临近,历史课程也加强了政治色彩。中学阶段中国历史教育的内容发生调整。中共领导取得的种种成就,原先的教科书中鲜有讨论,但现在得以大幅强调;香港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份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作为重点突出呈现。促进中国国民身份的认同俨然成为了新时期下香港中国历史教学的新任务。由此,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调的历史论述成为了主流:鸦片战争后清廷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而1997年的香港回归则标志着中国一雪前耻,踏上了新时代的复兴之路。在整个教科书体系中,与香港有关的叙事都附着于中国大历史的边缘,一个独立于中国的香港形象并不存在,这恰与英领时期的教科书不谋而合――当时的中国历史课程中丝毫没有对香港的描述。

或许是由于习惯了这种边缘化的地位,香港的“80后”并没有被新的历史观所影响。论文作者调查表明,与中国历史课程停留在五四运动或二战结束的“70后”相比,“80后”虽然接受了爱国主义主导的现代中国历史教育,且没有经历过冷战导致的意识形态对立,但他们对中国内地政治和社会的印象并不积极,他们排斥内地官方意识形态,认为内地人“落后”、“没有教养”、“不讲卫生”。可见,对许多香港人而言,中国内地的形象是”他者“。2012年,香港爆发”反国民教育“游行,本土诉求的主体已经延伸到了“90后”――“他者”心态有不断传承,愈演愈烈之势。

与上述宏伟的大中国历史叙事相比,官方推动的另一种叙事――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的未来式叙述――则更值得仔细推敲。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内地在香港周边设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以促进深圳、珠海地区与港澳共同发展,而这也成为了后续的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2004年,深圳、香港两地签订了合作备忘录。随后,珠三角区域整合一直是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热门话题。

在香港内部,对珠三角“特大都市”计划的反对声浪不绝于耳。该计划中最具争议的项目是建设一条跨越广州和香港的铁路线,以更加紧密地连接两地及佛山、珠海、东莞、深圳等珠三角东西两侧的其它城市。不少“80后”社会活动家、立法者和公众对此表示不满,其论点从环境保护到社会民生,不一而足,但最主要的反对原因在于,此举加速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文化同化;批评家称,久而久之,香港会沦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城市。

的确,随着“特大都市”的形成,香港原有的城市面貌逐步改观,伴随这一面貌的香港“集体记忆”也随之消逝。论文作者总结道,在构建珠三角整合的未来式叙事时,规划者同时切割了“不受欢迎”的过去。长此以往,对于未来的世代,香港曾经深受英治时期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影响的特殊身份将愈发无意义,甚至或许有朝一日完全丧失。

在论文作者看来,抵制中国内地同化香港的运动目前并不成功。首先,从物质条件看,香港的诸多资源都有赖内地进口,与内地断绝关系不切实际。但更重要的是,抵抗者并无力构建一种新的叙事,而只能追溯于追忆甚至幻想殖民时代的时光。此种充满乡愁的描述与当今世界的任何区域都毫无关联,只能更加边缘化香港的地位。所以,香港的本土抵抗运动最多只能减缓香港与中国内地整合的速度,而无法逆转这一潮流。

然而,如果从中国内地的视角审视,当前官方宏大却与香港市民无关的叙事也并不成功。如何更加尊重香港人的集体记忆和特殊的流散身份,决策者必须设身处地考虑。弥合中港矛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本文已发表于 上海观察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