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国学热的冷思考

2014-09-17 作者: 张曙光 原文 #天则观点 的其它文章

谢谢,我对东亚文化没有研究,大家讲了很多,学了很多东西。

我想谈一点关于中国文化的事情。目前,国学很热,渐成潮流,我想做一点冷静的思考。

我觉得文化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却又是个说不清楚的东西,因为刚才提出的定义大家都听到了,他说文化是有点类似于人的基因的东西。当然基因现在科学家有了研究,可以识别。对于文化来说,可以说研究的时间是够长了,比基因认识的更长了。但是到现在大家并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虽然也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所以说这个是类似于基因的东西,我总是觉得,文化是融化在我们血液里面的东西,它是在冥冥之中起作用,在你自己无意识之间支配你的行为,因为你是在这个文化的薰陶之下,你的行为就是这么做出来了。所以文化确实非常重要,又非常玄妙。

对于文化的研究,中国的状况,咱们总是处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比如对于我们传统文化,近代特别是五四以来,一直持彻底批判的态度,甚至说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到了解放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批判的更厉害,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把传统文化完全抛弃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复兴,现在大家都在重视国学,都在研究文化。中国文化确有很多很好的东西。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之下,是不是又有一种文化似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中国文化就好得不得了。就像刚才有人说的,成也文化,败也文化。咱们的文化热里面有没有这个问题?是不是一定要矫枉过正呢?能不能这样?这个事情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觉得目前似乎有点这个味道了。因为如果你光是说说还可以,问题是文化不是说的东西,既然渗透在我们的血液里面,是我们的行动指挥和生活方式,那就不是讲的问题了,而是做的问题了,恐怕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如果光是说的话,我觉得意义不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咱们对问题还要持一个相对冷静的态度,对于中国文化,我觉得恐怕要反思和继承,要转化和创新。咱们得反思反思中国文化,为什么过去我们全部否定,今天又来全部肯定?是不是这里边需要分析分析、反思反思,哪些东西是好东西,哪些东西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现在要继承的话,不做反思,都继承?会不会出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中国文化,现在大家讲儒学,可以说是在传统社会里面发展起来的,确实有好的地方,但我们今天生活在现代社会里面,要不要做一系列转化工作,使得来适应我们今天的需要?恐怕我觉得是需要的。如果不做这两件事情,不做反思,不做转化,我们讲他再美妙,再好,仍然是解决不了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

这个反思,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要在过去的基础之上开创未来。所以,在文化问题上,回到过去恐怕是不行的。刚才秋风讲要回到朝贡体系,当然那个朝贡体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靠文化认同,似乎是和谐的,不是靠打仗得到的。但也不仅仅是靠文化认同,还有经济的发展,天朝的慷慨。这种形式能不能回去?和谐共处这个思想是需要的,但是现在是 21 世纪,能不能回到朝贡体系去?不能回去,为什么?能回去,怎么回去?我觉得值得研究,不能信口开河,随意下结论。所以我觉得如果说不能反思,大概也不能继承,不能转化也不能创新。我觉得这个关系恐怕得弄清楚。

另外我想讲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对传统中国文化和儒学怎么认识,现在看法也不一样。咱们应该讨论。儒学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教化和道德化的政治。我认为有四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个人道德和公民道德。儒学重视的是个人道德,但是缺少的恐怕是公民道德。因为儒家讲的修身养性,基本上都是同个人的道德有关系,吾日三省吾身。所以出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人们在个人的修身养性上可能不错,但是一到了公共场所就出现很多问题,就出现了败德行为。拿我们今天的要求来说,作为一个公民,就要有公民道德,这在很多地方可能还是相当缺失的。这个问题和传统文化有没有关系呢?关系在什么地方呢?我没有研究,只是遇到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我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高线道德和底线道德。儒家传统里面有的是高线道德,而缺少的是底线道德。孔子讲修身养性,要使人人成为尧舜,成为圣贤,成为君子。这个是很清楚的。但是,底线道德呢?儒家并不是很重视和太强调。高线道德做不到,成为空谈,成为高调,底线道德不重视,于是人们的行为冲破底线。今天的情况就是如此。你可以看到,官员贪污腐败、学界抄袭剽窃,老百姓也违法乱纪,咱们可以看到很多令人担心的状况和事情。中国本来是礼仪之邦,现在变成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大家看食品、药品、空气、水、土壤,全部变成毒素了。礼仪之邦今天弄到这么个程度,与传统文化有没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值得咱们反思这些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过去,秋风在天则所讲儒学,我就提出过。传统道德主要是一种家庭伦理,不管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不管是孝、悌、慈,都是一个家庭伦理,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不过是把家庭伦理放大复制到执政治国。因为过去的王朝皇帝,是家天下,是按照家庭的模式来治理的,只是把家庭放大而已,所以缺少政治伦理。今天很多人在讲儒家宪政思想,有没有这些东西呢?儒家有一些民本思想,那么,民本思想是不是就是宪政思想?民本思想是教化皇帝道德的,而不是限制皇帝权力的。在宪政制度下,政治是可以公开讨论的,是受到制衡和监督的,可以骂总统,批评政府。在咱们的政治生活中,你只能讲好的,不能讲坏的,否则,试试看。

第四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人伦礼治和宪政法治。儒家讲礼治也是规则之治,但是这种礼治规则 是按照人伦差序制定和设立的,儒家非礼莫视、非礼莫听、非礼莫为,但按照人伦礼治进行的治理仍然是一种人治,而不是宪政和法治。你可以看中国人今天法治的状况,与此有没有关系?

总之,我觉得这些问题与目前的政治状况是密切相关的,虽然不能把板子都打在传统文化上,但是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百姓,反之,亦然。我们都是在传统文化的教导和薰陶下行动的,传统文化到底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是需要考虑的。

讨论文化问题,我觉得还要考虑文化传承与生活实践之间关系。如果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就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需要讨论,如果这些矛盾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解释不清楚,国学的复兴将困难重重。

自秦汉以来,中国延续了 2000 年皇权专制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和正统意识形态,神圣化的孔子和道德化的政治,为什么是这样?结合得这样好,这样和谐?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儒家宪政思想为什么开出来的是皇权专制的结果。这是一个问题需要解释。

另外一个问题,儒家讲仁、义、礼、智、信,温、廉、恭、俭、让,那么,中国国民性的劣根性是哪来的?对中国人的劣根性,鲁迅有很多批评。中国四大经典,其中《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确实反映中国人的劣根性,嗜斗好杀,权术计谋。刘再复从这个角度来评《双典》,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还有一个问题,儒家的道德教化,确实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在中国社会里边,都转化成一种工具,变成口头上的东西,而不是行动上的东西。这是为什么?要不要解释一下。

另外,还有一系列问题,比如,儒家讲中庸,但是为什么国人容易走极端,咱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非黑即白,非此即比,这种思想方法和中庸就不是一回事。再如,儒家讲宽容,但是,中国的现实是杀戮不断。你可以看到美国南北战争以后,人家对南方没有问罪。咱们内战结束以后弄了一大批战犯。既然文化是渗透在我们血液里面,指导我们行动的。文革中发生这一系列事情,毛泽东负有主要罪责,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跟着他胡闹?这个里面的基因在什么地方?

所以,我上面讲那四条,我觉得恐怕要有一个转化在里面,就是个人道德和公民道德,高线的道德和底线道德,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人文礼治和宪政法治。这个转化就是创新过程,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把我们传统的优秀资源能通过一个转化创造,进行创新,作为我们今天社会的黏合剂,形成大家真正希望的和谐共生的社会,我觉得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我只是提出一些问题,绝不是反对国学复兴,而是要使传统文化复兴能够真正开花结果。

讨论部分

张曙光: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现在说话没有力量,为什么呢?你批评他篡改历史,不承认罪恶。我们自己呢?篡改历史还少吗?你怎么说呢?你自己都是这个样子战抗日的历史我们面对了吗?我们承认了正面战场的功劳了吗?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当然日本人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呢?如果自己都不硬,都站不起来,去说别人,我觉得可能没有太多的力量。

盛洪:

关键我们是谁?我们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是中国政府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个话。

张曙光:

这个问题你现在能说清楚吗?知识分子,就能超然物外,就能超越历史,就能超越文化,知识分子现在歪曲历史的还少吗?你看看现在的那些名人传记,你再去看看知识分子搞那些东西。

[ 张曙光 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作者在 2014 9 11 日天则经济研究所 / 中评网 / 新浪博客共同主办的「东亚文化异同与价值标准」研讨会的演讲修订稿 ]

2014-9-15

中评网首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