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动荡减少了门当户对的婚姻比例?
文革动荡减少了门当户对的婚姻比例?
#文革
门当户对的婚姻作为一项传统社会习俗,在国人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中颇有根深蒂固之势。这一习俗的兴衰是否受政治因素影响?范德堡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宋丽君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在“同等学历婚配”方面,答案是肯定的:“文革”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国家政策,大幅削弱了“同等学历婚配”的显著程度。
研究者指出,政治局势和国家政策至少通过三个渠道影响人们找对象时选择同等学历伴侣的意愿和能力。
第一,国家政策影响“受教育水平”的社会价值。只有当“多受教育”意味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回报时,学历才会成为大多数人择偶时考虑的因素。文革前的中国,国家大力推行基础教育、鼓励人民多受教育,知识分子整体而言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教育水平与职业和收入显著相关;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重新被确立,教育作为维持社会流动性的主要渠道,其收入回报愈发显著。但在文革期间,大批知识分子被打倒和污名化,随着原有职业分层体系被打破,教育和收入分配脱钩,这必然导致“受教育水平”在择偶标准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
第二,国家政策决定个人的生活环境中有多少同等学历的潜在婚配对象。文革前的中国,国家大幅提升女性的受教育机会,同时利用户籍制度制造城乡分野,大幅较少了受教育水平差异巨大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接触的机会。性别教育平权和城乡孤立都造成城市中同等学历的潜在婚配对象比例提升。在文革后的中国,这两大趋势依旧显著。然而,在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将大量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青年遣往农村,这些人的生活环境中同等学历的潜在婚配对象急剧变少,跨学历的城乡结合急剧上升。
第三,国家通过塑造教育体系,影响青年男女在学校中遇到未来伴侣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同等学历婚配。无论是文革前还是文革后的中国,义务教育体系、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发展,均使得青年男女有较高几率在学校中遇到未来的婚姻伴侣。同时,“重点校-非重点校”体系下的学校分层制度更加剧了同校学生在教育经历上的相似性,进一步强化同等学历婚配。然而在文革期间,中国教育系统几乎瘫痪,大量适龄儿童、少年不正常上学,青年男女在学校中遇到未来伴侣的可能性也就无从谈起。
据此三点,研究者推断,与文革之前、之后相比,文革期间结婚夫妇的同等学历婚配程度会更低。
研究者利用1993-1994年在全国二十个城市所作的一次分层抽样社会调查数据检验上述推断是否成立。这一调查收集了受访者的婚配史、受教育史及其配偶的受教育史,使得研究者的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在刨除了1949年前结婚、单身、离异、再婚、鳏寡、信息不全的样本个体后,研究者将全部有效样本分为三大组:1949-1965年结婚,1966-1976年结婚,以及1977-1994年结婚。通过对数可积层面效应模型(log-multiplicative layer effect model),研究者检验这三大组别的同等学历婚配程度是否相同。
在尝试了不同的模型设定后,研究者发现,和数据拟合程度最好的模型,恰恰是考虑了三个时期同等学历婚配程度差异的模型。在这一模型下,1949-1965、1966-1976、1977-1994三个时期同等学历婚配程度的参数估计分别是0.61、0.49和0.62。也就是说,文革时期的同等学历婚配程度要显著低于文革之前和之后。
这一研究为我们认识动荡的政治局势对社会生活的重塑作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证据,也使我们更能理解,文革十年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轨迹和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 Song, L. (2009). The effec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 educational homogamy in urban China. Social forces, 88 (1), 257-270.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