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文化:既想冲出权威,又受制于权威
山寨文化:既想冲出权威,又受制于权威
#山寨文化
“周住” 牌洗衣粉,“康帅博” 方便面……你一定见过这些 “大品牌”。你也一定还记得深圳华强北那些 “无所不能” 的山寨机。的确,“山寨” 一度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标签。关于这个话题,澳大利亚学者 Andrew Chubb 最近在一片论文中提出了创造性的新解释: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逐步改革开放的剧烈转型中,山寨是民间草根社会既想冲出权威,又不得不受制于权威的 “混血文化”。
山寨文化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本身涵盖的文化概念和认知已不断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盗版品牌、山寨明星、山寨恶搞视频、山寨春晚,乃至实施诈骗的 “山寨警察”,等等,从物到人,应有尽有。研究者通过开创性的理论应用,试图解答关于山寨文化所产生的一些基本问题。
研究者借鉴了著名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Homi Bhabha)关于后殖民社会研究中 “文化混杂(hybridity)”的学说。他认为,中国山寨文化犹如鲁迅笔下的 “拿来主义”,源于对外来事物的以实用为目的借鉴和模仿。根据霍米・巴巴的理论,后殖民时期的社会文化在吸取、模仿原有主流的外来强势文化的基础上,会将地方化、本土化等看似边缘性但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意识和价值观融入,打破原有 “正宗” 文化,创立新的潮流。若将理论放入当下现实,就会发现:改革开放大潮为当代中国提供了文化融合的契机,使得国内社会有机会践行资本主义化的消费主义,模仿甚至抄袭先进生产技术、为平民百姓接触具有 “官方” 和 “正统” 特质的主流文化或产品提供了捷径。
理论认为,这一过程的发生需要一个 “接触区(Contact Zone)”,即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联系、互动的场合。深圳经济特区就是一种接触区,易于接受外国生产工艺而孕育 “山寨手机“。此外,互联网也在桥接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者认为,互联网从两个层面带来了产生山寨文化的独特土壤:一是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限制所带来的半封闭半开放的特殊互联网环境;二是互联网文化在主旋律文化宣传下的自我适应和调整。当推特、脸书、维基百科在中国被限制或禁止访问时,新浪微博、人人网、百度百科等等一系列对应产品就获得了难能可贵的机遇。山寨文化就是在这种对外开放和对内政治顾虑的矛盾中,生根发芽。
研究者还总结了山寨文化的几大身份特征,如精妙的中国特色(ingenious Chineseness)、处于边缘地带(marginality)、 独立(independence)、有趣(playfulness)等等。山寨文化在盗版 “主流的外衣” 的同时,通过复制、模仿造就颠覆性的商业或文化产品,对大众文化进行着发明和尝试。不过,它的生命力终归建立在全球化和中国特殊社会背景的夹缝中,并且充斥着以娱乐为目的的元素,难以释放对主流价值观的真正反抗(resistance)。研究者认为,山寨文化最大的功劳是让消费者得以 “参与重塑中国社会文化”——在改革开放以前,这是民众不可想象的。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开创性地运用既有的、完善的学术理论工具,来重新审视社会中看似平常、简单的现象。不过,由于全文寻求从宏观和高度概括的视角解构 “山寨” 这一概念,而现实中山寨概现象内部的具体案例却又千差万别,许多地方的论述仍流于表面。又由于山寨现象高度根植于本土的,生活化、市井式的社会环境,理论性探索和现实情况存在差距,在研究中恐怕也是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
- Chubb, A. (2014).China’s Shanzhai culture: ‘Grabism’ and the politics of hybridit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