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广开言路的条件
政府官员广开言路的条件
#言论自由
为了维持政权,威权体制通常会策略性地引入一些“准民主制度”,如民主选举、公民参与、媒体自由等。一些人认为这些制度是粉饰门面的把戏,另一些人认为政府官员的确会藉此响应民意。但是,少有研究探讨政府官员究竟在何种情况下会对这些制度作出响应。
清华大学的 孟天广 、哈佛大学的 珍妮弗·潘 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 杨平 利用调查实验,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官员对民众意见作出响应的具体条件。他们发现,无论是来自正式制度还是网络渠道,超过半数的政府官员都会接纳民众的意见。但是,当政府官员认为干群关系紧张时,则可能拒绝网络民意。不过,通过正式制度反馈的民意则不受这一因素的影响。
政府响应民意的条件
响应性(responsiveness)是公民影响政策的能力,或者说决策者遵从民意的能力。在民主体制中,民众意愿与实际政策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越高,表明响应性越好。但在威权体制下,决策者可能影响民众的偏好,因此民众偏好与实际政策的一致并不必然意味着响应性。比如,由于政治恐吓和新闻审查,民众往往不敢表达真实意愿。
研究者认为,威权体制的响应性取决于三个条件:民众愿意且有能力向政府表达偏好;政府官员愿意将民意纳入政策;政府官员可以且的确能够吸纳民意。
他们重点关注第二个条件,并提出了“接纳性”(receptivity)的概念,即威权体制的执政者是否愿意在政策制定中吸纳民意。接纳性是响应性的前提条件,因为政府官员只有广开言路,才有可能响应民意。
正式制度与网络渠道
研究者将民众反馈意见的渠道分为正式制度和网络渠道两种。
正式制度是政府设立和控制的民意反馈渠道,如居委会、党委会和人大代表等。这些传统的渠道往往由特定机构同民众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利于政府官员与民众建立融洽的关系。
网络渠道既可以是政府开设的网站,也可以是民间的在线论坛。这些虚拟渠道使民众的反馈成本更低,它们一般允许公众匿名举报,政府官员可能更不情愿以这种方式接纳民意。
他们假设,相对于网络民意,政府官员更倾向于接纳通过正式制度获得的民意。
如何探测政府官员的真实意愿
政府官员的真实意愿究竟如何?如果直接询问政府官员是否接纳民意,可能会导致偏误:受访者即便内心并不愿意接纳,也会空口答应,声称自己会接纳正式的和网络的民意。
为此,研究者使用了间接询问的清单实验法(list experiment),即在调查中只让受访者回答清单中有几个选项是对的,而不需要指出具体哪个选项。只要受访者不是全部否定或全选所有选项,那么研究人员就无法知道他们究竟选择了哪个选项。这样,受访者的隐私得以保护,他们也会敢于表达真实的想法。而通过比较随机分配的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研究者可以估计出明确选择每个选项的受访者的比例。
他们在调查中询问受访者:本地政府在进行民生政策的重要决策时,应该认真考虑几个因素?受访者不需要指出具体哪个因素,只需要选择有多少个因素即可。
在控制组中,只有本地行政管理支出、吸引外资的需求和流动人口规模等三个因素。
在实验组中,则增加了第四个因素,即市民意见。一个实验组的市民意见为“市民通过居委会、党委会、人大代表等渠道反映的意见”,另一个实验组的市民意见为“市民通过网络反映的意见”。
他们的调查范围包括北京市和五个省的15个地级市,在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具有代表性。他们在省市政府面向不同部门和职级的政府官员发放了1800份问卷,回收了1377份。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回复率相近,且政府官员的人口统计特征的代表性较强。
对网络民意的接纳程度甚至高于美国议员
研究显示,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网络渠道,超过一半的政府官员都会作出响应,其比例分别为53%和57%,且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官员对网络民意的接纳程度甚至高于美国议员,这表明:网络民意的确得到政府官员的重视。
但是,当政府官员意识到政府与民众之间存在对抗性、面临维稳压力时,他们对网络民意的接纳程度有所下降,降幅高达23%,而对通过正式制度获得的民意则态度不变。
有趣的是,倘若直接询问政府官员是否接纳民意,有高达96-98%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说明,接纳民意被政府官员认为是一项符合社会规范的好行为。
这项研究表明,准民主制度究竟是真正的民意响应渠道,还是粉饰门面的鬼把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质量。如果政府官员感受到群体性事件等社会抗争行为的威胁,他们可能就会拒绝接纳民意,特别是来自互联网的自由言论。
这项研究也揭示了威权体制面临的一个困境。因为害怕发生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迫于维稳压力而拒绝接纳民意。但是,这种封闭行为会进一步恶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威权体制试图维护的政权岌岌可危。如何平衡开放与控制、广开言路与社会维稳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威权体制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参考文献
- Meng, T., Pan, J., & Yang, P. (2014). Conditional Receptivity to Citizen Participation: Evidence from a Survey Experiment in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forthcoming.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