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资源错配,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可提高三至五成

2014-12-31 作者: 王绍达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减少资源错配,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可提高三至五成

1402734040

国富与国穷背后的成因,历来是最令经济学家着迷的话题。以往的研究表明,富国与穷国之间人均产出的鸿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前者拥有比后者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该指标反映除了劳动力与资本的投入外,其它所有影响产出的因素)。

那么,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以往的研究主要认为是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即技术水平更高的国家,投入同样多的劳动力与资本,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最近几年,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新的看法,认为对于很多穷国而言,资源的错误配置可能是比技术落后更加致命的导致低生产率的原因。比如,假设一个国家有两家企业,它们拥有完全相同的技术,但其中一家企业拥有政治背景,从而可以获得更廉价的资本(低利率);而另一家企业没有这种政治背景,因此只能从非正式的资本市场上购买高价的资本(高利率)。简单的经济学分析告诉我们,这样的安排是无效率的:如果上述两个企业能够拥有平等的获得资本的机会,该国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会得到提高。

基于上述基本思路,来自芝加哥大学的 谢长泰 教授与来自斯坦福大学的 Pete Klenow 教授,试图通过结合理论模型与微观数据,定量地估计资源错配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国与印度的生产率低下。

按照这一类文献的习惯,作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在给定一些相关的假设以后,作者证明了一个重要的推论:假如市场不存在扭曲,不同的企业应当拥有完全相同的收益生产率(定义为生产率乘以该商品的价格)。对这一推论的直观理解是:假如有一部分企业的收益生产率高于其它企业,那么在理想的情况下,它们应当生产更多的数量,使得该产品价格下降,直至其收益生产率与其它企业持平。

作者使用了美国、中国与印度的微观企业数据,分别绘制了三国企业收益生产率的分布图,结果发现:中国与印度的企业收益生产率较为分散,而美国相对比较集中。根据上述理论模型的推论,这说明:相对而言,中国与印度的市场比美国存在更多的扭曲和资源错配。

那么,假如没有这样的资源错配,三个国家的生产率能够分别提高多少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采用了一个“反事实”的设计,即假设市场完全不存在扭曲和错配,并据此对数据中记录的企业重新进行要素分配,计算出理想状态下的产量,并将其与数据中实际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者发现,在这种理想状态下,美国的产量可以提高30%-43%,中国的产量可以提高86%-115%,印度的产量则可以提高100%-128%。

但这样的计算是过于理想化的。因为作者的理论模型采用了一系列的简化假设,从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企业的调整成本、利润差异等等,而即使在一个不存在扭曲与错配的市场中,这些因素也会造成收益生产率的分散化。于是,作者认为一种更加合理的思维方式是:假如我们同意“美国的扭曲与错配相对较少”这样一个经验事实,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假如中国与印度像美国一样分配生产要素(收益生产率的分布与美国接近),这两个国家的生产率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得到提高。

按照这样的思路,作者以美国作为参照系,再次对中国与印度进行“反事实”操作,并发现:假如中国与印度按照美国的方式分配资源,那么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30%-50%,印度则可以提高40%-60%。

作者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检验,证明了虽然中国与印度的统计数据可能存在更大的测量误差,但即便将这一因素纳入考量,上述结果仍然显著存在。

最后,作者还分别考察了中国与印度可能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政策,即中国的国企私有化改革和印度的发放生产许可证、限制生产规模等政策。作者发现,在数据所观察的时限内,印度的资源配置效率出现恶化,从而影响了生产率的增长。而中国的国企私有化改革则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加快了生产率的提高。这样的分析也为两国经济改革成效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洞见。

综合来看,作者使用新颖的研究方法和详实的微观数据,对重要的经济问题进行了严谨的分析,并给出了可信的结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现实的层面,文章的方法与结论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Hsieh, C. T., & Klenow, P. J. (2009). 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4 (4), 1403-1448.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