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 | 期待人民点赞,政治人物为“接地气”也是蛮拼的

2015-01-04 作者: 陶郁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热点解读 | 期待人民点赞,政治人物为“接地气”也是蛮拼的

<img 566"="" alt="LKQ b width=" src="http://cnpolitics.org/wp-content/uploads/2015/01/14-560.jpg">
图片来源:LibreRed
</img>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盛赞各级干部“ 蛮拼的”,并高调为“伟大的人民点赞”。在官方讲话中使用日常语言的政治人物,并非只有“习大大”,即便在社会等级相对鲜明而政治制度与中国迥异的英国,紧贴日常生活的声音、事迹和观点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政治人物的正式讲话之中。

由英国利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两位学者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20年间,英国三大主要政党领导人在正式讲话中,都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直接源于日常生活的话语和案例支撑自身论点,越来越少引用专业意见。研究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相信,那些看起来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经验和知识,要比专家意见更加可靠。而在这种现象背后,则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专业知识和精英分子的怀疑情绪。

为了解英国政治人物在演讲中使用日常生活掌故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对1990年以来该国三大主要政党领导人在历次全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进行了系统分析。数据显示,二十多年以前,英国政治人物在正式演讲中并不常提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掌故。但是,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直接源于日常生活的话语和掌故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官方讲话之中,最近十年间更几乎成为了英国主要政党每次代表大会主旨发言的保留内容。

有趣的是,最初掀起这股风潮的,是一般被认为与上流社会和“ 精英人士”关系更为密切的保守党。此后,工党和自民党这两个相对贴近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中左翼政党也迅速效仿,他们的领导人在官方讲话中提及日常生活掌故的频率后来居上,一度超越了保守党。然而,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卡梅伦于二零零五年出任保守党党魁后,在演讲中大量使用这种修辞方法,甚至让他的工党和自民党对手们相形见绌。

具体来说,英国政治人物在演讲中所提到的日常生活掌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自身经历的小故事,另一类的主人公则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通民众。通过前一种方式出现的掌故,往往与演讲人的家庭背景和童年经历密切相关。例如,一位试图说服公众相信社会福利对国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自民党政治家,不仅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父亲在缺乏公共福利的年代里如何因贫穷而与梦想失之交臂,还不厌其烦地告诉听众公共福利如何一步一步地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此外,政治家们也常在演讲中引述来自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故事,突显自己与群众沟通顺畅、交流密切,不仅以此来捍卫自己的观点,也常常用这些掌故攻击对立党派的政策措施。

不过,无论源于日常生活的掌故如何繁复多样,也无论政治家本人是否在这些掌故中“出镜”,掌故的主角通常都是“普通民众”,而内容则通常都是这位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经历”或“ 寻常态度”。因为这些掌故的主角被刻意定调为“普通民众”,他们的经历和话语不仅显得更接地气,而他们的“平凡经历”或“ 寻常态度”似乎也格外“靠谱”与“可信” ,成为支撑某个政治观点的绝佳佐证。

日常生活掌故风靡英国政坛,只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此前,政治家们更习惯于引用新闻媒体、官方报告和档案文献中的专业意见来佐证自己的论点。随着日常生活掌故出现在正式演讲中的频率越来越高,专业意见所占的分量却越来越轻。那些经由寻常百姓亲眼见证的事情,似乎比专业人士通过精心设计和专门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更具公信力。研究者们认为,这种变化既与政治家和民众之间交流增多有关,也是演讲者向新媒体等更具公众亲和力的传播方式学习的结果。

可见,接地气的官方讲话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研究者们认为,这种潮流不仅仅是沟通技术和演说技巧方面的革命,更反映着深刻而重要的社会变革:政治家们之所以要拼尽全力让自己的演讲接地气,在于如今群众“点赞”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更接近他们生活的话语、事例和观点。

参考文献

  • Atkins, J., & Finlayson, A. (2013). ‘… A 40‐year‐old black man made the point to me’: Everyday knowledg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leadership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politics. Political Studies , 61 (1), 161-177.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