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们的困境:差生才去职业学校?

2015-02-09 作者: 杨天兆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蓝翔”们的困境:差生才去职业学校?

welfare-policymaking

“挖掘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一在社交媒体红极一时、塑造无数搞笑段子的潮语,将规模惊人、野心勃勃的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拉入公众的视线。段子手们对几万架挖掘机、几万名厨师整齐划一操练的调侃,侧面反映出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刻板印象。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 凌旻华 通过在上海近二十个月的田野调查,深入接触走向职业教育的农民工子弟。她发现:职业教育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数不多的教育选项中的一个,而现实的限制让这些职校学生难以逃脱留在社会中下层的命运。可以说,“蓝翔”背后是无数学生和家庭的困境。

政府:开放职校教育,一石二鸟

为了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同时淘汰“社会不稳定因素”,上海市政府从2008年起允许32所公立职业学校面向农民工子女招生。事实上,由于职业学校的市场化以及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这一政策也旨在缓解上海的“劳务荒”和职业学校间的激烈竞争。

政策指导有着鲜明的指向性:非上海市户口的务工人员子女,仅可以选择与制造业、服务业相关的专业,例如酒店管理、美发、机械、汽修等一些社会急需但是劳力紧缺的行业。研究者认为,对就读专业的限制使得外来务工人员被进一步加打上了“低端廉价劳动力”的标签。在此政策的文件中甚至出现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他们使政府既解决了农民工子弟就业,也缓解了用工需求。

学生:随波逐流

在上海,只有一部分的公立职业学校面向农民工子弟招生,而其中开放的专业也有具体的限定。许多农民工子弟,为了随父母留在上海,只能选择职业学校作为初中之后的下一站。研究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和全中国千千万万的初中生一样,过着读书、学习、备考的典型生活,却突然之间被迫选择自己未来将长期致力的职业工种,提前结束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式的单纯生活。

研究者发现,由于在选择专业时缺乏经验和外界支持,又苦于家庭在上海没有较强的社会关系,他们普遍对就业前景充满迷茫。

研究者援引华盛顿大学丽莎·霍夫曼博士(Dr. Lisa. Hoffman)的一项研究进行比较——这项研究发现,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十分善于把自己的专业与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在选择就业的时候费尽心思;而作者研究中的农民工子弟却正好相反,他们尚不谙世事,更没有具体的经验和学校的帮助来辅助他们做决定,一切看起来都只是随波逐流。

不过,他们已然察觉到“外来务工”的社会评价并不高。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思想上已经走出了父辈打工的定式,希望“自己当老板”。虽然萌生了“不再一辈子打工”这种观念,但他们所获得的机会十分有限,“老板梦”或许终究只是个梦。

职校=弃儿?

研究者指出,学习成绩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不仅仅是学生水平的量化,也暗示社会对一个年轻人整体的评价。而为了“抢生源”,许多职业学校不惜降低成绩要求,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许多人对职业学校教育充满不屑和鄙夷。户口制度的限制迫使很多初中成绩较好的学生不得不进入学习氛围差、“混日子”风气浓重的职校,而最终他们自己也淹没其中。连职校学生自己也抱怨学校生活的荒废。好学生嫌弃差生不学无术,但自己却也迷茫、无奈。“混日子”风气日益剧增,使得很多人观念中的职校成为了坏学生聚集的代名词,形成了阶层流动的恶性循环。

不同于普通高中时时要面对来自教育部门和家长对应试成绩的期待和压力,职校并没有一个热心的“监管者”来保证其学业的进步。职校学子许多来自中下阶层,家长自身并未接受良好的教育,家庭教育几乎为零。教育部门对职校也没有过高的期许,似乎在职校里荒废学业理所应当。与普通高中系统要经历频繁的统考、测试甚至排名不同,职校甚至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化考试。随着市场化的深入,许多职校为了节约开支,更雇佣外省来的退休教师,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良莠不齐。

这篇论文很好地用职业学校作为题材探索了中国当代的阶层流动。农民工子女虽然得到了正式走向城市的渠道,但是户口制度的不公、教育资源的差异以及观念上囿于成见还是让许多农民工子弟回到了父辈的中下阶层。

上海的实例分析在带来了许多一手材料的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对整个职业教育系统的关注。诚然,职业学校再造中下阶层的困境来源于制度、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但社会对职校教育的负面评价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公的“代际传播”。本文虽以“蓝翔”为题,但实际上蓝翔技工学校蒸蒸日上,而这也使得“蓝翔”的流行终究带了那么一丝戏谑与遗憾:正因生活中的职校并非如此,蓝翔才显得那么突出。

参考文献

  • Ling, X. (2015). “Bad students go to vocational schools!”: Education,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migrant youth in urba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 73, 108-131.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