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莫内的欧盟理想与欧元困境
让·莫内的欧盟理想与欧元困境
目前欧元区就被困在高成本地继续一体化与代价同样高昂的解体危机的困境中无法自拔。在现实面前,莫内当初的设想显得太过理想化。
一场发端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将整个欧元区经济拖入通缩的困境。包括哈佛大学经济学家 Martin Feldstein 在内的批评者将其归咎于欧洲一体化进程走得太远,并断言货币联盟已经失败。支持者则认为目前的欧元危机正是因为一体化进程尚未完成,所以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继续推进一体化——银行业联盟、财政联盟甚至是政治联盟。
欧洲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俨然已经成为解决欧元区问题争论的焦点。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 Enrico Spolaore 认为,欧洲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即部分领域的一体化会引发对更多领域融合的期待,从而形成逐渐紧密的联盟。这是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Jean Monnet)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好设想,但也正是这位法国政治家看似无瑕的政治设想及其局限性造成了今日欧元的困境。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一系列超国家机构(supranational institution)和政府间机构(intergovernmental institution)的相继建立——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联盟法院,以及欧洲理事会。各成员国让渡了部分政策权力。整个进程在超国家机构与主权国家政府之间的拉锯中不断前进。这一历史进程也见证了地区一体化最有影响力的两支理论流派的产生——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和政府间主义(intergovernmentalism)。
功能主义认为在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超国家机构和个人(如让·莫内和雅克·德洛尔),而不是主权国家政府及其选民。功能主义将莫内的“连锁反应”理念建构成为理论,即部分领域融合带来的好处会促使各成员国向超国家机构让渡更多权力,而且经济一体化最终会带来政治一体化。莫内的理念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展较为顺利时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但是自1965年“空椅子危机”开始,一体化进程趋于停滞,成员国政府开始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间主义理论的地位也随之上升。
政府间主义认为国家是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基本行为体,超国家机构只是主权国家政府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该理论强调一体化进程中各成员国经济利益和国家偏好的作用。正是“政府间主义”式的妥协解决了“空椅子危机”(《卢森堡协议》赋予成员国在部长理事会的否决权,限制了欧共体委员会这一超国家机构的权力)。
随着雅克·德洛尔在80年代和90年代连任三届欧盟委员会主席,功能主义理论重新主导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货币联盟的建立。如果没有莫内的主权国家让渡部分权力于超国家机构的主张,欧元也就无法产生。而欧元的诞生也是“连锁反应”的体现——每一步推进既解决了之前的危机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从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的启动到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再到1999年欧元的正式使用,每一步的推进也被认为是不可逆的。
但是,研究者认为,正是莫内的“连锁反应”机制和功能主义理论的局限造成了欧元的困境。
首先,功能主义强调的超国家机构离不开主权国家政府之间的合作。实际上,超国家机构这种看似权威高度集中的行为体在主权国家政府面前有时显得无能为力。缺乏执行力与约束力的《稳定与增长公约》(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即是明证。
其次,所谓的“连锁反应”机制只适用于异质性成本(heterogeneity cost)较低的经济一体化。随着一体化深入到异质性成本较高的领域,如法律、公共政策、安全等,渐进式一体化造成的危机无法通过进一步融合而解决,反而可能会导致整个一体化进程的崩溃。
目前欧元区就被困在高成本地继续一体化与代价同样高昂的解体危机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显然,在现实面前,莫内当初的设想显得太过理想化。
参考文献
- Enrico Spolaore (2013). What Is European Integration Really About? A Political Guide for Economist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Volume 27, Number 3, 125-144.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