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会”的台前幕后

2015-04-17 作者: 奚应红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国安会”的台前幕后

0417-560
图片来源:中国评论
</br>
</img>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2014年1月成立以来,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会)已经存在了一年多。时间虽不长,但针对它的疑问却不少:国安会最初成立的原因是什么?其发展和运作依照哪种模式?它给中国的内政外交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又给美国的对华政策施加了什么影响?

被外交学院评为最具影响的美国“知华派” 蓝普顿 最近发文,从一个国外观察家的角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在蓝普顿看来,国安会要解决的是“政策协调”问题。由于分散的官僚决策体系无法保证效率,新一届领导人企图通过整合不同部门的工作来贯彻自己的施政理念,从而同时处理内部和外部的安全问题。当然,国安会还处在初期发展和磨合阶段,其作用还有待考察。

回顾历史,中国官僚体制的“协调问题”一直存在。如何平衡不同部门和地区的利益诉求以及各自的政策取向,一直以来考验着中国的治理者们。面对“协调问题”,中国有自己传统的“工具箱”。除了指挥分布在各领域、各部门的八千万党员之外,党组织定期召开党的“工作会议”来集中讨论重要议题。此外,还有频繁成立的针对重要问题的“工作领导小组”。然而,因为领导小组种类繁多,谁也不能保证经济改革小组的水不会冲了外交政策小组的庙。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活跃,外交事务逾趋繁杂,参与部门渐渐增多,有时难免失调。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个能统领全局、协调各方、贯彻执行最高意志的机构显得尤其必要。另外,中国的领导者特别注重平衡“内乱”和“外患”之间的关系,而且往往把维持内部稳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他们看来,国内局势一旦掌控不好就会被国外势力所利用,进而有政权颠覆的危险,所以需要一个“内外兼修”的组织来统一回应威胁。

相比外交事务,内部安全在习近平的心中似乎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蓝普顿总结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内政外交,认为中国在总体积极进取的同时,还注意缓解与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和越南)之间的紧张关系。从长远看,中国也在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似乎加大了对内部安全的掌控,力图保证国内社会的稳定。

因此,国安会的成立不仅是对外交工作的重新整合,也是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的统筹安排。从官方报道来看,国安会具体有四种功能:建立比军事战略更大的国家安全战略;为囊括军事、经济、外交、人才、技术在内的国家安全提供法律框架;讨论和制定涉及恐怖主义、国家主权、海洋航天以及网络安全的政策;对威胁国家安全的具体事件作出回应。这些功能如何发挥,还需要长期的观察。

就目前来看,国安会的组织架构以及人员构成还未明确,以其名义召开的一系列会议还处在“定调子”式的官方“内测”阶段。唯一能确定的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国安会的影响力突出,能够控制不同部门的权力界限并且有弹性地任命相关人员,从而完成利益的整合、保证意志的贯彻执行。正因为如此,蓝普顿认为“习奥会”需要成为在固定时间重复发生的会晤,因为美国领导人需要借此与中国同行保持紧密的交流。

参考文献

  • Lampton, D. M. (2015). Xi Jinping and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political pow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ahead-of-print), 1-19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