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内外的差距:厚此就一定薄彼?

2015-05-14 作者: 张跃然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理解国内外的差距:厚此就一定薄彼?

1-130425163049242(1)
人们在指责一个人不够爱国时,常常会说这人“觉得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换言之,在我们的常识中,一个中国人对外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印象越好,对中国的评价也就往往越低。加州大学梅赛德分校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黄海峰 即将在《美国政治科学评论》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使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验证了这一常识。 </br>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定位自身的时候,往往会将身边的人当做参照系。这一逻辑也同样体现在人们评价自己的祖国时:越觉得外国好,便越觉得祖国差,反之亦然。更重要的是,这人们对于外国究竟是什么样的往往不甚了了,只是有个粗略印象,而且这印象还常常建立在错误的信息之上。因此,国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认知状况大相径庭,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人对本国的评价参差各异。

研究者首先在国内某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依次询问学生们对中国现状与未来的评价、对美国等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如人均收入、人均寿命、失业率、治安状况)的认识、对国际政治时事的了解。分析问卷结果时,研究者发现那些高估了发达国家生活质量的受访人,普遍对中国现状和未来的评价更为负面,对政府表现和政治体制更为不满,而且更觉得国内的腐败问题严重。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受访人对国际政治时事的了解情况,与他们对中国的评价没有相关性。

以上调查只是说明了受访人对外国认知和对本国评价之间有相关性。那么,有证据证明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者吗?研究者通过一项大规模的网上实验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这项实验的被试对象虽然并非随机选取,但其各项人口指标构成与中国网民这一整体颇为相似,可以看做具有一定代表性。

研究者将参与实验的人们随机分成两组,依次询问他们对外国生活质量的认知、对中国的评价、对国际时事的了解。实验组的人们在回答完关于外国生活质量的问题后,系统会显示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之后才进入关于“如何评价中国”的一系列问题,而对照组就没有这一“校正”环节。

实验结果发现,对照组里对外国状况印象更好的人依然对中国更缺乏好感。然而,实验组中高估外国现状的人在经过“信息校正”后,对中国的好感度就与其他人没有显著区别了。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人们对国际时事的了解并非与他们对中国的评价毫无关系:那些对世界各地的政治动荡了解更多的人,在一些指标上对中国的评价更为正面。

这些发现揭示了当下中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政治悖论。虽然政府对公共言论空间的信息流动仍有一定掌控能力,但在剧烈变动的社会中,完全的信息封锁已不可能。存在但又十分有限的信息自由,使得人们不再被笼罩在“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知之下,反而助长了许多人对“外国月亮更圆”的浪漫想象,加深了这一部分人对当前社会现状的不满。这一观察,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信息自由和政治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 Huang, H. (2015).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and domestic evaluations in a changing society: The case of Chin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Forthcoming.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