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七种武器”

2015-05-27 作者: 奚应红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微博的“七种武器”

weibo560
图片来源:ChinaDailyMail
</img>

谈到2010年,而今稍显苦闷的微博大V们一定会露出自豪和羡慕的神情。那时候他们是大英雄,在言论战场上左冲右突、一呼百应。不过才短短五年,气象已经大变,到处“哀鸿遍野”,意兴阑珊。唱衰微博的声音一直都在,谁也没想到它来的这么快。

热度锐减的新浪微博可以借助一个又一个娱乐八卦事件制造全民狂欢,乃至成功登顶纳斯达克。可是微博真正影响中国的是它开辟了一个独立、草根的公共舆论空间,炮制从意见领袖们嘴中说出,转发千万遍的“围观改变中国”、“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的“心灵鸡汤”。

然而,关于微博能不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产生理想的公共领域的争吵一直存在。乐观者认为,即便面临诸多障碍,微博还是形成了一个有别于新闻联播的全新公共舆论场域。悲观者却在感慨,内容的去政治化和审查力度的逐步加强让人不得不对它调低期望,而微博“公共领域”更像是梦中呓语。

苏黎世大学的两位研究员Adrian Rauchfleisch和Mike S. Schäfer把微博平台上形成的言论空间划分成七种类型,分别是:主旋律、短期、加密、地方、国际、移动以及“元”公共领域。虽然这些公共领域类型在满足开放性、持续性和参与性(公共领域三个基本要素)上或多或少有所欠缺,但它们呈现出了应对审查的积极态度,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着“话语权”的争夺。

“主旋律”是开放性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公共讨论空间。不过随着官方注意力的改变,它们聚焦的议题也在发生变化。从食品安全到环境保护再到如今的反腐倡廉,这些议题也是官方认为确实存在,而且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官方的不加干预和积极引导,这一类型的公共讨论自然也最丰富,影响也最深远。

“短期公共领域”就没有这么幸运。它们多由突发事件引起,在删帖小编注意力还没有集中的时候快速传播,引发一波热烈讨论的小高潮。所讨论的事件多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政府的弊漏。等到小编回过神来,它们也就面临“绞杀”的危险,要么消失不见,要么改头换面,坐上“加密空间”的公交车。

微博控们都有自己的一个“密码本”,凭此可以打通表面文字和内心真实世界的任督二脉。生活在这个“加密”江湖里的人靠着同行的黑话和暗语传递着台面上稍显敏感的话语,既可以机智地规避审查,又有一种小圈子接头的归宿感和神秘感。这些暗语虽然躲得掉系统的自动过滤,还是逃不过人工小编的法眼。大多因为传播范围小众,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地方公共领域”涉及的是各类发生在地方的公共事件,如强拆、城管暴力执法、环保抗议运动等。这些往往会成为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提升合法性的重要工具。“国际公共领域”虽然讨论的是国际议题或海外议题,但“睿智”的中国人总会把这些话题引到国内事件上来,如美国大选引发的国内对民主选举制度的讨论。

“移动公共领域”的出现源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使用者们不仅可以根据推送消息及时了解信息,更能随手截图保留“证据”,同时还加强了线下讨论。由于感觉到审查无处不在,人们也越来越集中而直接地讨论审查和监管本身,炮火针对“萱萱”和新浪“小编”,形成了一个针对审查的“元”公共领域。

两位研究者没有在微博与公共领域的问题上简单站队,而是探讨一个中间状态。对微博表示悲观的人坚持“皮下注射论”,认为单个个人面对强大的宣传机器时只能默默接受,没有主动选择的余地。可是上述研究中巧妙应对“强大力量”的参与者,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研究也不是完美的。不要说简单的七种划分是否就可以把所有类型概括进去,就是这些划分本身也给人相对粗糙的感觉。不过,这也给进一步的探讨留下了余地。新浪微博的气氛虽然大不如前,但舆论场域的形态依然存在。即使面对诸多限制,骨子里的草根基因也总会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 Rauchfleisch, A. & Schäfer, M. (2015) Multiple public spheres of Weibo: a typology of forms and potentials of online public spheres in Chin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8 (2): 139-155.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