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真的让中国网民与世隔绝吗?

2015-07-09 作者: 特约作者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防火墙真的让中国网民与世隔绝吗?

□政见特约观察员 雨晴水表

由于防火墙(Great Fire Wall)的存在,中国互联网被戏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局域网。西方媒体常常将防火墙比喻成铁幕,认为这道人为设置的壁垒不仅让Facebook和Twitter等国际互联网巨头望洋兴叹,也妨碍了民主和自由等普世价值的传播。这个带有冷战色彩的类比也笼罩着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互联网政策的评论与指责。

防火墙是否真的阻碍了中国网民与世界互联?香港中文大学的 吴晓 和密苏里新闻学院的 Harsh Taneja 用他们的研究给出了有趣的答案。

在两位学者看来,“铁幕”比喻的基本假设是:互联网用户对网上的各种信息同样感兴趣。以此为前提,对网站的人为屏蔽必然损害用户获取信息的自由。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互联网用户真的如此博爱吗?

研究表明,人们在选择文化产品时往往表现出稳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互联网用户的上网行为中同样普遍存在。通过对全球1000个最流行网站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两位研究者构建了一个以网站为节点的社会网络。若两个网站(节点)之间有纽带连接,则意味着这两个网站的用户群体之间存在交集。

对这个网络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后,研究者分离出18个相互独立的节点集合,同一集合中的网站有着类似的文化属性。我们可以把这些集合看成一个个独特的“文化市场”(culturally-defined market):来自同一市场的用户具有共同的文化倾向,他们使用的网站也因此而大同小异。

无标题
图中的红色集合包含中国互联网用户最常使用的194个网站:从社交平台到新闻门户,从购物频道到搜索引擎,它们几乎涵盖了互联网生活的方方面面,俨然一个自给自足的网络生态圈。 </br>

经过分析,研究者发现影响文化市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语言和地域性。大多数情况下,两个因素相互交织,协同作用。相较之下,防火墙显得并不太重要。对中国互联网用户而言,立足本土的中文网站好比国产电影,洋枪洋调的外国网站如同好莱坞大片。尽管国家的进口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舶来品的冲击,但人们对国产电影的喜爱归根结底源于它们更接地气的文化属性。同样道理,防火墙也许能起到类似文化保护主义政策的作用,然而最能影响用户使用习惯的还是网站本身在语言和地域特征方面的亲近。

那么,防火墙的存在是否令中国网民比其他国家用户更加与世隔绝?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者通过计算“隔绝指数”,对各个文化市场与其他集合的隔绝程度进行了量化比较。有趣的是,中国集合的隔绝指数接近日本,低于韩国、意大利和德国。这几个地区均不存在中国意义上的互联网防火墙 。

两位研究者的这些发现表明,中国互联网用户对本土网站的青睐源于它们在语言和地域两个文化属性上的匹配,而非防火墙这类保护主义措施的存在 。互联网用户在选择使用网站时普遍表现出文化倾向性,中国网民并没有因为防火墙而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更加隔绝。两位研究者认为,这样看来,把防火墙的作用简单等同于闭关锁国也许并不恰当。当然,他们也承认,这一结论仅仅针对大多数网民而言,对于那些经常浏览国外网站的用户来说,防火墙有可能带来种种不便。

如果有一天防火墙轰然“倒塌”,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上网习惯会发生重大改变吗?两位学者的研究似乎告诉我们:无论防火墙存在与否,接地气的本土网站才是绝大多数中国网民的真爱。基于这样的缘由,两位研究者认为,与其把争论焦点放在防火墙本身,不如关注“墙内”网络空间的信息流动是否畅达。

参考文献

  • Taneja, H., & Wu, A. X. (2014). Does the Great Firewall really isolate the Chinese? Integrating access blockage with cultural factors to explain Web user behavio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30 (5), 297-309.

更新(7月10日):

在与论文研究者沟通后,我们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分别做了更新,以更好地传递研究者的观点。同时,研究者建议感兴趣的读者 下载阅读论文原文 ,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项研究的背景、所使用的数据和分析方法,以及观点背后的微妙之处。此外,原文中还专门有一个部分讨论了防火墙如何强化了网民对国内网站的选择。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