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工资,房子才是衡量你经济地位的更可靠指标

2015-08-26 作者: 张友浪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比起工资,房子才是衡量你经济地位的更可靠指标

housing_price
图片来源:腾讯网
</img>

国家GDP连年快速增长,你的收入实际上涨了多少?比起其他人,你的经济地位实际上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找到一套合适的收入衡量标准。社会学家宋曦和谢宇指出,相对于工资水平,住房面积可以更好地衡量中国近几十年来收入分配的变迁。通过对全国性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他们发现,政治背景(如干部身份)对家庭住房面积的影响不断减小,而市场化因素(如教育经历)越来越能决定你是否能住上大房子。

社会学家 倪志伟 在1989年提出了著名的市场转型理论。该理论预测,中国经济改革的最终结果是,对于社会而言,市场将逐渐代替政治权力在资源分配中占主导地位;对于个人而言,人力资本将代替政治背景成为决定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要因素。

然而,这一理论被提出来后,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参见政见团队之前对这一争论的 详细介绍 )。对 倪志伟 的反驳往往是基于从实证数据中发现的相反结论,即:政治权力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并没有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减小。

芝加哥大学的 宋曦 和密歇根大学的 谢宇 指出,这些争论产生的根源可能只是因为衡量资源分配的标准弄错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平均主义和刻板教条的影响,人们帐面上的工资差距很小。基于人们的工资数据, 中国的基尼系数在1970年代末为0.16左右,在1990年代超过0.3,在2010年超过0.53。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分配真的有那么平等吗?

两位研究者指出,微小的工资差距掩盖了计划经济时代真实的收入不平等——住房面积的差异。当时的主要资源分配方式并非是帐面上的工资收入,而是具体的实物或服务,其中最具价值的就是公共住房。一个人的住房面积取决于工作单位和他/她本人的行政级别。例如,领导干部住房的官方标准超过90平米,而普通工人家庭的官方标准仅为42平米。这种地位差异是巨大的,尽管他们帐面上的工资差距并不大。

到了1980年代,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鼓励劳动力流动,中国开启了住房商品化改革。1988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住房会议,批准职工从单位购买已经建成的公共住房。1998年,国务院下令全部国有单位停止为职工建设任何新的公共住房,但可以为愿意购买既有公共住房的职工提供补贴,并鼓励职工直接从市场购买新的商品房。这些措施的结果是,市场逐渐成为了提供住房的主力军:在1986年市场只供给了13%的住房,而在2006年提供了72%的住房。由于市场为住房都提供了价格标准,因而住房愈发成为显性的财富象征。

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住房不平等情况并未改善,只是受益人口的构成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新时期,影响住房面积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人会获得更多的住房面积?两位学者对1988、1955和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家庭总收入、受教育年限对家庭住房面积的影响不断增大,而在政府工作和干部身份对家庭住房面积的影响不断减小。因此,该研究似乎为倪志伟的市场转型理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但是该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值得进一步检验。首先,设计指标的效度有限。“房子”之间的差异并不只反映在家庭住房面积,还包括住房套数和住房价格。其次,时间上,该研究结论暂时只适用于2002年以前。2003年以后房价暴涨,限制了普通人的购房机会,而特权家庭则可以成功投资购房,方式包括利用政治资源获得更多的折扣、更方便的银行贷款、内部消息,甚至是通过卖出之前的公共住房来取得投资资本。最后,空间上,研究数据只覆盖了城市,并未包含农村,因而不一定能反映农村的经济分化情况。

简言之,该研究提出了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思路,但并未终结有关中国市场化转型的争论,我们需要更新更全面的微观数据作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 Song, X., & Xie, Y. (2014). Market Transition Theory Revisited: Changing Regimes of Housing Inequality in China, 1988-2002. Sociological Science , 1, 277-291.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