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计划”是与非
“千人计划”是与非
随中国走向世界的,有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也有数以万计的留学者。日久经年,不少昔日的学生成了定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或商界翘楚。面对人才流失,政府制定“千人计划”,希望以优厚条件劝精英们“落叶归根”。
政府提供特殊待遇自然受“海归”欢迎,但本土公众做何感想?耶鲁大学 邰秋卿 与普林斯顿大学 Rory Truex 的调查显示,受访者显得有些纠结:既认可“海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又对“海归”是否应拿“高薪厚禄”心存疑问。
中央政府2008年首提“千人计划”。此后两三年里,各级政府都炮制出“千人计划”的“克隆体”。研究者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类似计划数量超过三千。各地向海外招贤的手段大同小异,无外乎直接经济奖励、对子女入学和配偶生活的特殊照顾等。
“千人计划”问世不久,就引发质疑。两会上,有代表认为给海归开如此高的条件简直厚彼薄此。微博上,更有声音认为能“出洋”的人本身家底不俗,再用高薪厚禄请回来,岂不是加剧了贫富差距?
为检验公众真实态度,研究者利用网络问卷调查。网友虽不能代表中国各阶层,但受访者个人信息表明,他们多半受过大学教育,最有可能与海归共事并受到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总体支持海外人才招揽计划,认可海外“高知”和企业家对中国发展的贡献。但就年轻留学生而言,招揽他们回国工作和创业就不那么受待见。有些受访者甚至认为,年轻“海归”不但欠缺为人处事技巧,能力与知识方面也不见得比国内同龄人高明。
整体而言,公众支持招揽海归。但研究者注意到,政府给“海归”开出条件越高,受访者接受程度越低;受访者社会地位相对越低,对招揽计划的支持程度就相对越弱。
为加强准确性,研究者走访近80位社会人士。访谈结果与调查问卷趋于一致:多数本土学者和商人认同“海归”作用,但工薪阶层对“海归”享受的待遇颇有微词。
本土学者认为,“海归”能给国内带来不少利好。有教授表示,“海归”在国际学术界的人脉是特有优势。没有他们,国内学术会议很难请到“大牛”。另外,在某些院校中,国内学者邀请到受认可的海外专家来校任教还可从学校获得价值不菲的介绍费。
当然,本土学者并非对“千人计划”的方方面面都满意。有学者表示,国内大学给海归创造本土学者无缘享受的条件,让他们在相对单纯的条件下继续研究,以换取研究成果。国内学者无论薪水还是工作条件,都无法与海归相提并论。有学者不禁感慨:就算“土”“洋”博士有差距,可差距足以让二者待遇出现如此天壤之别吗?
本土商人大体认可“海归”作用,但也自认比外来者更懂得国内生意逻辑。有人甚至认为,给不谙国情、缺乏人脉的“海归”提供大量经商便利,无异于扭曲市场经济。
研究者没有忘记低收入人群的代表,他们走访人群还包括在深圳打工的服务员和北京出租车司机。在这些人群中,多数人不认同政府给“海归”提供额外福利的正当性,而且有人认为自己生活上的困难才是政府应增加投入的地方。
“千人计划”令人观感远非完美。设计者和实施者是不是应该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验:对人才的定义是否合理?获选之人是否名副其实?面对学术记录和个人履历造假大行其道、功利心与严谨性针锋相对的情况,这些问题恐怕需要彻底拷问。
参考文献
- Tai, Q., & Truex, R. (2015). Public opinion towards return migration: A survey experiment of Chinese netizens. The China Quarterly, 223 , 770-786. doi:10.1017/S0305741015000879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