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够被说服吗?(I)

2015-09-16 作者: 尹月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人能够被说服吗?(I)

MiddleAsia_Large

“生命不息,缠斗不休。”两个人剑拔弩张、严阵以待,亮出看家本领,猛击对方软肋,几轮淋漓尽致的猛攻过后,鲜血已不可避免地洒满大地。

别误会,这不是莎士比亚笔下决斗的桥段,而是每天都能看到的事情。遇到一个观点不和的人,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说服彼此。“战端”一起,除非一方被说服,甘愿认输,否则根本没有希望握手言和,只落得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网络时代,陌生人经常的做法是问候对方脑回路后彼此拉黑;现实中,不想“友尽”就只能把话题变成禁区,贴上万年封条,悻悻然补上一句:“这人死脑筋,根本不可能说服嘛! ”

人能不能被说服?

当然,人自然有能被说服的一面。在广告蛊惑下买不需要的东西、在医生劝说下戒除烟酒、经传教士殷勤劝导后信仰宗教……

不过,说服别人也绝非易事。例如,美国总统大选中,尽管两党候选人及团队会使出浑身解数拉拢选民,但动摇选民心意往往困难重重。

又如东日本大地震后,几乎所有核电站停转。执政党和电力企业几年来赌咒发誓、好话说尽,就是难以改变地方政府和民众反对重启核电站的坚定决心。

“被说服”、“不被说服”,这是一个问题。

怎样说服别人?日本社会心理学家今井芳昭认为,“说服”的关键是:“围绕对方有所抵抗和反对的话题,在尊重对方自由意志的同时,有意识地展示各种信息(主要是语言),使对方的态度和行为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生转变。”

这个定义不免有些学究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ovland等学者决定“庖丁解牛”,把说服这件事分解成“谁进行说服”、“说服的内容”、“说服手段”及“说服对象”,细细分析。

谁有资格成为说服者?

想要说服他人,说服者必须有足够的信誉(credibility)和魅力(likability)。

所谓信誉,包含专业程度(expertness)和可信度(trustworthiness)两个维度。

一方面,说服者的学历、职业、经历、说话方式(专业词汇使用频率)等因素都帮助说服对象解决一个问题:“哥们,你够不够格?”另一方面,说服者是否诚实全面传达了信息?这要取决于说服者有没有可信度。例如,日本电力企业选择曝光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提升可信度、强化说服力,推动民众对重启核电站态度的松动。

不过,信誉能持续多久?学者通过实验发现,高信誉的“钻石级”说服者在初期能够轻易赢取说服对象认可,但信誉的“光环”会随时间流逝渐渐褪色。说服对象产生了“睡眠者效应”,逐渐不再被信誉所“迷惑”,而是更重视说服者所传递的信息本身。

换句话说,信誉在说服的过程中只是“激活素”或“抑制素”,而非直接因素。

再说魅力,没有人能否认一个英俊美貌、风度翩翩的说服者更容易“驯服”自己的目标。不过,研究显示,魅力的影响无法跟信誉相比。只有当说服对象对话题关心程度不深,或压根就不在乎在情况下,魅力才是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发挥明显成效。

如何表达说服的内容?

内容如何呈现?顺序怎样排列?这些都是说服他人的关键技巧。

日本电力企业要说服民众同意重启核电站,要么大肆宣传安全工作成就,要么承认安全管理上的确有亟待提升水平的地方。

前一种方法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原本同意重启核电站的民众意志更坚定,原本存疑的民众却更反感。相比之下,还是后一种方法 “讨巧”:认错迎合了民众中的担忧情绪,辅以预防和整改措施说明,说服链完整,环环相扣,坚不可摧,说服对象只得心悦诚服。

前一种方法叫做“只呈现单方面观点”;后一种方法则叫做“双面信息”。

事情总有正反两面。研究印证,双面信息对那些不以为然的说服对象更加有效。特别是对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说服对象而言,双面乃至多面信息更加有效。

提供多种信息,还要讲究信息派别顺序。学者认为,当对象不熟悉相关内容时,特别关心这一话题的人往往对说服者首先提出的论点印象深刻,即“当头棒喝”;不怎么关心这一话题的人呢,容易记住说服者最后提出的论点。这就是所谓“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除了顺序,论点还要注意“有强有弱”。还是日本电力企业的例子,“保证重启核电站是安全的”显然是“强论点”,“其他国家核电站出问题后也没放弃核能”显然是个“弱论点”。在说服过程中,如果“泥沙俱下”,希望用这个“弱论点”来降低公众对安全问题的警惕,肯定会激起公众关于日本核电站频现安全隐患的历史,反而产生更多抵触。

也就是说,把“强论点”和“弱论点”混在一起效果不好,还会由“弱论点”引出说服对象“多余思考”,不仅不能快速接受“强论点”,还会“横生枝节”。

选择什么样的说服手段?

说服别人的手段无非语言、图片、影像等。

“脸书”和“Mixi”分别是美国和日本两国代表性社交网站,在试图引导用户开设和丰富个人主页内容、邀请朋友、回复“吐槽”等过程中,两者方式不尽相同。前者更为激进,却也更加机械;后者偏爱潜移默化,恰好对应美日两国大相径庭的网络文化。

根据受众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说服,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重要特征。新闻网站、博客日志等都是如此,学者还为这些方式起了一个专有名词:“网络说服”。

网络世界给我们一个启示,即合理使用多元化手段能够让说服的效果最大化。例如,面对面交谈比通过电话和书信等间接方式更有说服力;影像手段则比那些魅力欠奉的说服者更能打动人。这就是为啥如今小到企业内部会议、大到产品发布会,PPT的“颜值”越来越高。

哪些人最容易被说服?

说了半天,碰到爱钻“牛角尖”的人,啥办法也没用。所以,选择说服对象同样重要。

有研究显示,中度自尊的人最容易被说服,因为强烈的自尊心会妨碍说服对象接受相关信息。另外,智力水平较高的人也比那些“我读书少,不要骗我哦”的说服对象更“难搞”。

就性格而言,学者认为,求知欲(need for cognition)、武断程度(dogmatism)和自我监控的习惯(self-monitoring)与“被说服性”的关系最紧密。

就性别来说,研究显示,尽管差异并不明显,女性的确比男性更易动摇心志。

当然,也有人认为,唤起说服对象的恐惧情绪有助于提升说服效果。和那些容易受到“恐吓”的说服对象打交道,要遵从下列四个“黄金法则”:

第一,适度威胁,以达成说服目的;第二,让说服对象感同身受,产生恐惧心理;第三,同时告知对方破除威胁的有效方法;最后,介绍方法后,还得强调拒绝接受这些方法时将承受的恶果,以及乖乖履行后能享受到哪些益处。

说了这么多,说服你了吗?别着急,说服奏效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政见观察员提供的“说服攻略”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 Chaiken, S., & Eagly, A. H. (1976). Communication moda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message persuasiveness and message comprehe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4) , 605-614.
    • Chaiken, S., & Eagly, A. H. (1983). Communication moda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persuasion: The role of communicator sali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2) , 241-256.
    • Eagly, A. H., & Carli, L. L. (1981). Sex of researchers and sex-typed communications as determinants of sex differences in influenceability: a meta-analysis of social influence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0(1) , 1-20.
    • Eagly, A. H., Wood, W., & Chaiken, S. (1978). Causal inferences about communicators and their effect on opinion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4) , 424-435.
    • Friedrich, J., & Smith, P. (1998). Suppressive influence of weak arguments in mixed-quality messages: an exploration of mechanisms via argument rating, pretesting, and order effect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4) , 293-304.
    • Fogg, B. J., & Iizawa, D. (2008). Online persuasion in Facebook and Mixi: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In Persuasive technology (pp. 35-46) .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 Hovland, C. I., & Weiss, W. (1951). The influence of source credibility on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5(4) , 635-650.
    • Hovland, C. I., Janis, I. L. K., & Harold, H. (1953).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opinion change . U.S: Yale University Press.
    • Hovland, C. I., Mandell, W., Campbell, E.H., Brock, T., Luchins, A.S., Cohen, A. R., McGuire, W. J., Janis, I. L., Feierabend, R. L., & Anderson, N. H. (1957). The order of presentation in persuas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今井芳昭.(2006). 依頼と説得の心理学:人は他者にどう影響を与えるか . サイエンス社.
    • O’keefe, D. J. (1987). The persuasive effects of delaying identification of high‐and low‐credibility communicators: A meta‐analytic review. Communication Studies, 38(2) , 63-72.
    • O’Keefe, D. J. (1999). How to handle opposing arguments in persuasive messag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one-sided and two-sided messages. Communication yearbook, 22 , 209-250.
    • O’keefe, D. J. (2015). Persuasion: Theory and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 Perloff, R. M. (2010). The dynamics of persuasion: communication and attitud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outledge.
    • Rhodes, N., & Wood, W. (1992). Self-esteem and intelligence affect influenceabil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message recep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1(1), 156-171.
    • Stiff, J. B. (1986).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persuasive message cu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supporting information on attitudes. Communications Monographs, 53(1) , 75-89.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