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洪:儒家传统应以中国宪政民主结构的精神为基础
感谢唐文明刚才的介绍。我稍微讲一下我对蒋庆政治儒学的看法。他正面的意义在于,第一,他弥补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宪政民主框架的极大的误解。现在经常说当时的自由主义者就是全盘西化论者,其实不是,他们是半盘西化论者,因为他们只学习和接受希腊传统,没有学习希伯来传统。他们不知道西方宪政民主国家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上,这一点日本学者比较清楚,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就有人搞了一套现代神道教的设计,意为日本世俗宪政制度提供神学基础。后来在日本现代国家建设中建立了这个制度。而中国现在似乎都不懂。刚才讲的康党的问题似乎是对这个问题的考虑,刚才唐文明也讲到了。蒋庆的用意也是非常明显的,昨天任剑涛还说蒋庆的路径,最开始是刘小枫风跟蒋庆翻译“政治神学”,据他说是启发了蒋庆写《政治儒学》。《政治儒学》是用中国超越的政治资源寻找形而上的宪政民主基础。中国知识分子到今天一谈到宪政民主就认为一定是世俗的结构,不是的,它有超越的成分。现在强调这个真是不为过。所以蒋庆对这方面有巨大贡献,他强调公羊学就是天道在上,政府在下,这个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没有这套东西是不行的。
第二个贡献,其实中国在传统中有非常多的具体的政治制度安排,我最近也在研究,我这次给会议提交一篇论文就是关于谏议制度的宪政含义,当然下午我不会讲了,建议大家看。我一开始看起来是非常震惊的,原来不知道的,都是很详细的、很成熟的互相制约、互相制衡和限权制度。这不仅是儒家政治思想资源,而且是政治实践资源,这一点蒋庆提到了。他对政治儒学有几句话,一个是王道理想,礼治精神和无为政治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现在知识分子比较缺的,他们缺少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批判。大家说这是榜样,这是标杆,但是实际上我们身处西方,我们知道西方政治有很多问题,肯定有问题,是凡人建立的制度,只是我们把他当标杆以后,我们不批评他,蒋庆是批评的,比如说民主独大,有民粹主义,还有法律中心主义,邻里吵架就叫警察,缺少人和人之间礼俗的解决方式等等,我就不说了。
当然,蒋庆的具体设计可能有某些乌托邦的性质,比如他的“三院制”我是批评的,但是三院制还有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三院有一个是通儒院,有一个代表了传统的,有一个代表神圣的。其实这在很多国家制度设计中都有,例如英国上议院中,有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主教等宗教人士担任议员。只不过他的三院设计太烦复了,我比较反对。但是唐文明刚才强调了,儒家传统应该作为中国宪政民主结构的精神基础,这一点很重要,它是教化。基督教的作用也是一样,一方面是基督教国家普遍的教化,一方面是这个国家宪政的基础,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特别清楚。
董彦斌:
我讲一个补充,今天又有老师讲到了宪法,又有老师讲到了儒家。其实在 1913 年民国宪法起草的时候,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共和以后第一部正式宪法起草的时候,要把儒家写入宪法,有两个事件,第一个事件就是把儒教定为国教的运动,由陈焕章提起,他是康有为的学生。再一个就是袁世凯去世,新一届的共和又开始启动的时候,又有把儒家再写入宪法的争论。其实所谓的新文化运动是在这样一个要把儒家写入宪法的刺激下面才产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个被儒家跟宪法共同刺激而诞生的一个运动。
刚才唐老师提到了教化,我想说其实在曹锟宪法里面,他最后确定的条款确实也是这样,叫做孔子之教为国人修身大本,是这样表述的。
[ 盛洪 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作者 2015 年 5 月 30-31 日在「中国法学政治学跨学科理论创新研讨会」的评议演讲修订稿(天则经济研究所、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大午企业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标题为编者所加,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 ]
2015-9-20
中评网首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