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 SDR,全球货币体系大变革还远吗?
人民币入篮 SDR,全球货币体系大变革还远吗?
11 月 30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正式批准将人民币纳入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简称 SDR)货币篮子。从 2016 年 10 月起,篮子中的货币将变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五种。IMF 的这一决定,的确标志着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 “站起来了”,甚至有媒体大声高呼:“人民币正式成为世界货币!”
从更广的层面看,将人民币纳入 SDR 货币篮子,也许只是更加深刻的世界货币体系变革的先声。早在 2010 年,政治学家 Eric Helleiner 就曾撰文指出,国际社会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改革力量,希望削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转而依赖一种不与任何主权国家挂钩的外汇储备工具——比如 SDR。在 Helleiner 看来,国际货币体系发生重大变革的可能性在近几年达到高点。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更加依赖 SDR 的世界货币体系。
SDR 在本质上是 IMF 给各国政府配发的一种特殊 “白条”,它的价值由 SDR 货币篮子中的各种货币共同决定。目前,一单位 SDR 的价值相当于 0.66 美元、0.42 欧元、0.11 英镑和 12.1 日元的总和。当一个国家 A 出现外汇储备短缺,政府需要寻找到一个愿意买入 SDR 的 IMF 成员国 B,把手头的 SDR 兑换为货币篮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货币。既然 SDR 可以从其他国家那里兑换外汇,那实际上它也就发挥了外汇储备的功能。
那么,SDR 是否有望在世界货币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外汇储备工具呢?Helleiner 认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三种趋势,显著增大了变革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各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在未来几年还会保持供大于求的趋势,尤其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大多希望通过积累更多的外汇储备来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那么这些外汇储备从哪里来呢?如果继续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外汇储备体系,那么就需要美国通过巨大的贸易逆差把美元 “输送” 到其他国家。
然而,无论对于美国还是其他国家,这种基于贸易逆差的美元输送不是什么好事。对于美国来说,其他国家政府的美元储备最终还是会以购买美国国债或者投资美国金融市场的方式回到美国,一方面为政府进一步债台高筑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泡沫、甚至再次引发金融危机。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如果外汇储备市场的阴晴涨落高度取决于美国的金融政策,自然会感到强烈不安。因此,许多政策制定者希望能通过像 SDR 这样不依赖于主权货币的工具来满足对外汇储备的巨大需求。
其次,一些国家希望能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让自己的外汇储备变得更多元,而 SDR 就提供了这样的渠道。俗话说得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任何国家都并不希望自己的外汇储备里美元占的比重太高。那么一个国家如何减少美元储备、增加其他外币储备呢?最直接的方式是直接抛售美元资产。但这一做法,很可能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不仅会使自己剩下的美元资产缩水,而且很可能造成世界金融动荡,并且破坏和美国的外交关系。
对美国来说,其他国家持有大量美元储备也不是好事,因为这些国家有可能以抛售美元资产为威胁来和美国在各种事情上讨价还价、干扰美国的政策独立性。所以,美国和其他国家都青睐一种在不通过市场操作、不影响美元币值的情况下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方式。一种被提及颇多的可能性是,IMF 设立一个账户,各成员国将储备的美元资产存入其中、换回相等价值的 SDR (也就等于换回了 SDR 篮子中的各种货币)。
最后,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当前的世界货币体系并不 “公平”。因为美元依然是跨国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原则上美国可以不断印钱、并用印出来的钱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这种特权引起了无数的批评抱怨之声。另一方面,在当前货币体系之下,发展中国家积累的外汇储备中的大部分,最终都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回到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中,并未真正起到推动发展的作用。而如果 SDR 能在货币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既可以弱化美元的特权,也可以通过 SDR 分配机制的调整,使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外汇储备来切实支持自身的经济发展。
虽然推动世界货币体系变革的力量在不断壮大,但 Helleiner 也指出,这种变革是否能真正发生,依然是未知数。毕竟,货币体系的根本性改变,牵涉的改革环节实在太多,包括扩大 SDR 供应、调整 SDR 分配机制、逐步创立 SDR 自由交易市场、设置 SDR-美元兑换账户等等。人民币的加入会成为这一系列变革的开端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既取决于制度设计者的智慧,也有赖于各国政府达成政治共识。
参考文献
- Helleiner, E. (2010). The new politics of global reserve reform. 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1 (2).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