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腐败没有阻碍中国经济增长?

2016-01-19 作者: 张友浪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为什么腐败没有阻碍中国经济增长?

Hafez al-Assad

本届领导层的反腐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它的经济影响还不明晰。其实,在腐败与经济的关系上,中国一直是一个非常特殊,甚至奇怪的案例。

为了揭开中国腐败背后的真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腐败?卡耐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将腐败定义为,利用公共职位获取私利。因此,私人之间的非法或不道德行为虽然可能影响很坏,但称不上腐败。腐败更容易出现在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国家中,因为政府可以通过对产权或资源的控制来为自己谋利。

黄育川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当前的腐败肇始于1980年代的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双轨制”经济的出现刺激了三方面人员的腐败行为。第一是私人企业家,他们看到了发展更好产品的机会,却苦于没有资源。第二是国企领导,他们可以提供资源,特别是来自国有银行的贷款。第三是地方官员,他们可以通过权力来保护三者之间的腐败性合作。

在“双轨制”下,同时存在着市场价格和国家补贴价格。因而,腐败行为的主要表现是,掌握公权力的人将国家补贴价格下的日用品以更高的市场价格倒卖到灰色市场中。直到价格统一后,这些不法的套利机会才被大大消除。此外,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乡镇企业”就是私人利益与政府控制的资源之间的联姻。尽管“乡镇企业”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驱模范,但它很难与腐败切断干系。

腐败没有阻碍增长

大多数基于跨国数据的学术研究都表明:腐败阻碍经济发展,但中国是个例外。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发展得越好,往往腐败水平会降低。但中国的情况似乎恰好相反。为什么?

原来,在其他国家,腐败阻碍增长的原因是腐败压制了投资,而投资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但中国的情况恰好不同,中国的问题往往是投资太快而非太慢。“乡镇企业”式的腐败合作,有利于开展更有成效的经济投资活动。而且,腐败行为有助于企业绕过官僚体制中的不合理规定,从而更快地发展业务。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早期,腐败确实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正面作用。

腐败没有导致过度浪费

中国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为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的腐败行为没有导致过度的浪费?

黄育川认为,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独特的治理结构,即分权化的威权体制:一方面,地方可以灵活地开展经济改革试验;另一方面,地方官员的晋升与经济或财政指标相挂钩。在这样的体制下,即使腐败泛滥,官员为了晋升,还是会将经济增长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导原则。并且,由于不同辖区的官员之间存在职位上的竞争,他们也会积极支持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经济改革,从而遏制浪费,并保证一定程度的效率。

为何要反腐败?

既然腐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大,中国为何开展反腐败运动?什么才是可持续的反腐措施?

黄育川认为,中国当今的腐败问题主要源于一些关键产品的价格扭曲,如土地、能源、资本和劳动力。例如,报纸新闻中经常报道,地方政府与私人开发商合谋占用农民土地。政府部门对能源价格在不同行业或地域的不同定价也产生了巨大的腐败空间。国有企业的从国有银行获得的补助性贷款被挪用于私人目的。在大城市的地下户口指标交易市场中,人们通过花钱找公安局的“熟人”、“假工作”和“假结婚”等手段换取每年十分有限的落户指标。

尽管腐败并没有导致中国的经济停滞,但它对“公平”观念的严重伤害导致了当前政府的反腐运动。中共反腐有利于提升统治的合法性。

当前的反腐运动主要依靠严厉的惩罚来抑制贿赂和贪腐。黄育川认为,一些具体措施有待商榷。例如,最近一项政策是调低国企高管的工资。然而这只会拉大国企高管与私企或外企高管的收入差距,从而提高他们的腐败激励。

在黄育川看来,如果要取得反腐运动的决定性胜利,就要解决腐败背后的结构性因素。这就意味着打破中国双轨经济中各方面主体的腐败联系,并在他们之间建立防火墙。不管拍死多少老虎苍蝇,彻底反腐需要的是真正允许市场成为资源分配的决定性力量。

参考文献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