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谈|音乐圈生存法则:为何台上总是老面孔?什么人最吃香?

2016-01-21 作者: 聂可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乐谈|音乐圈生存法则:为何台上总是老面孔?什么人最吃香?

music
图片来源:Lambert Wolterbeek Muller@flickr

特约作者:聂可

如果你喜欢看电视,关注时下火热的音乐类节目《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之星》等等,应当不难发现:台上出现的往往是孙楠、胡彦斌、袁娅维等相同的面孔。如果你再细心一点,会发现连舞台深处的乐手都是相似的人马:吉他手梁翘柏、键盘手刘卓、鼓手刘效松 ……这些人不仅频繁出现在电视节目上,还是各路明星演唱会上的常客。

liang
打击乐手刘效松在电影《音乐的秘密》出镜。视频截图

难道乐坛上就这么些乐手,再无他人了吗?为什么总是他们,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

创造音乐首先是一门技术活。然而,并不是玩儿熟了一样乐器,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期待中的工作。什么样的乐手,能够获得更多这样的商业机会,进而提升自己的收入?什么样的乐手,又能够获得更好的声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乐手的社会学分析还较为匮乏。而美国音乐社会学家的一些研究,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参考。美国学者发现,在乐手市场中,存在严重的机会不均等问题。此外,一名乐手涉猎的风格越多,就越容易获得工作机会,声誉也越高;而如果乐手会的乐器越多,反而越难得到工作机会。

音乐行业的“金字塔”和“抱团”现象

在自由竞争的音乐行业里,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爬到金字塔的塔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电影正处于成熟的发展时期。在一项针对1964年至1976年好莱坞电影原声音乐的研究中, Faulkner 指出,这13年共有电影配乐作品 1355部,参与到电影配乐中的作曲家一共有442位,但其中9%的作曲家承接了近一半的作品创作工作,而有57%的作曲家只获得了一次配乐的机会。这组数据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为什么人们经常只能在一些爆红的节目上看到相同的面孔。

在针对爵士乐乐手的考察中, Berliner Dempsey 等学者发现,爵士乐乐手更容易通过非正式的私下推荐来获得职位,而不是通过公开的技术选拔。毫无疑问,一个有身份、有声誉的老乐手,或者是已经合作惯了的乐手推荐的人,自然会让雇主减少了很多找人的时间和物资成本,而他们和推荐者之间熟悉的关系也会保证阵容的稳定。好比说,和梁翘柏搭班《我是歌手》的核心乐手有不少和他一样来自香港,例如吉他手黄仲贤、贝斯手单立文,这不能说是一个巧合。所以,“抱团”的事情到哪里都有。

什么影响了乐手的工作机会?

在个体层面,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乐手们找到工作,获得收入,赢得声望?

首先是工作地点。Pinheiro Dowd 就这一问题对美国的爵士乐手展开研究。他们的研究采用了哥伦比亚大学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RCAC)对新奥尔良、纽约以及旧金山的900位研究对象的调查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这三个地点,是因为它们都有着浓厚的爵士乐氛围,具有代表性。

通过数据分析,他们发现,新奥尔良和纽约的乐手比旧金山挣得更多,也更有声望。这不难理解,因为新奥尔良是爵士乐的诞生地,纽约则拥有全美最庞大的爵士乐乐手群体和音乐产业,相比之下,旧金山虽然坐拥全美历史最悠久的蒙特雷爵士音乐节(位于旧金山以南不到200公里),但群体和产业规模较小。这说明,在音乐圈里也有明显的集聚效应。我们也许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大量的音乐人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其次,研究还指出,男乐手也比女乐手挣得更多。 这对于女权主义者来说显然不是个让人愉快的消息。令人意外的是, 种族对于爵士乐手的收入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甚至, Grazian在对芝加哥布鲁斯乐酒吧的参与式研究中发现,雇主更倾向于雇佣黑人乐手,因为布鲁斯乐诞生于黑人文化,使用黑人乐手能够给人一种“回归传统 ”的感觉。同样来源于黑人文化的爵士乐也有类似的现象。

研究还印证了布迪厄的理论:如果乐手成长于 良好艺术氛围的家庭 ,年少时曾获得过 较为系统的音乐教育 ,他们日后的经济收入也会更高。

不过,出乎意料的事,数据分析表明,受过高等专业科班教育的爵士乐手收入反而 比不上“野路子”的乐手 。也许是因为爵士乐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自由特质,而正规的学院教育有可能会消磨灵性。

同样的,在中国,也有不少流行音乐人出身艺术世家。崔健的父亲吹小号,母亲是舞蹈演员;1994年香港红磡,大家知道了何勇有一个专业三弦演奏家父亲何玉生。但是由于新中国较为特殊的历史,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在六七十年代出现断档,现在这批国内音乐人和乐手大多出道于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的成名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明显。不过,他们的下一辈却开始渐渐显露头角,比如窦唯和王菲的女儿窦靖童。

视频: 1994年香港红磡何勇唱响的《钟鼓楼》,上来弹三弦那位就是他爸何玉生

高收入、高声望的乐手有什么特质?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音乐风格,那么多种乐器,有的乐手“不挑食”,有的则“术业有专攻”。究竟哪一种更有利于他们的经济收入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Pinheiro和Dowd两位学者仔细研究了音乐品味的“杂食性”和掌握乐器的“多样性”对收入和声望的影响。

研究发现,一位乐手喜欢的音乐品味越多样,涉猎的音乐风格越多,收入也就越高,获得的声誉也越高。但是,如果一位乐手会的乐器越多,反而会影响他的收入,也影响他的声誉。两位学者认为,这是因为雇主在选择乐手的时候,为了节省成本、尽可能快速地找到符合他需求的乐手,只会对乐手的单一技能进行考察和筛选,而会很多乐器的乐手并没有什么优势,反而会被认为“博而不精”。

此外,一位乐手在他出道的前20年内,无论他是否“杂食”,掌握的乐器有多少,对他的收入和声望影响都较为有限。随着经验的积累,到了出道30年左右的时间,专于一种或个别乐器的乐手会体现出自己的竞争力。这甚至符合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专业分工的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地显现出来。

于是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位乐手想要获得越高的经济回报和越高的声誉,他最好只精通一门乐器,但是又要熟悉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也是乐手的真实写照。所以,如果你有意在音乐圈迅速站稳脚跟,最好的办法是,多向刘卓、刘效松们那样,好好练熟一门乐器,然后多听多学,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当然,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位真正有野心的音乐人,他会对所有与音乐有关的事物着迷,包括各类乐器。尽管这不是一个 “理性 ”的选择,但也许这正是艺术的魔力。

这是政见团队的音乐专栏“乐谈”开篇之作, 你喜欢这样的主题和形式吗?有什么好的建议? 欢迎给我们留言反馈。

参考文献

  • Pinheiro, D. L., & Dowd, T. J. (2009). All that jazz: The success of jazz musicians in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Poetics, 37 (5), 490-506.
  • Faulkner, R. R. (1983). Music on demand. Transaction Publishers.
  • Berliner, P. F. (2009). Thinking in jazz: The infinite art of improvis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Dempsey, N. P. (2008). Hook‐Ups and Train Wrecks: Contextual Parameters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Jazz Interactions. Symbolic interaction, 31 (1), 57-75.
  • Grazian, D. (2004). The production of popular music as a confidence game: The case of the Chicago blues. Qualitative Sociology, 27 (2), 137-158.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