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吧专题之三|帝吧出征时,他们正静静地看着你撕X
帝吧专题之三|帝吧出征时,他们正静静地看着你撕X
政见编者按:最近,以百度“李毅吧”成员为代表的大陆网民发动“圣战”,翻越高墙进行“远征”,试图用人海战术瘫痪蔡英文和绿营媒体三立电视台等的Facebook页面。政见团队组织了多篇文章,从不同学科视角解读此事件。这是本专题的第二篇。阅读其他几篇,请关注“政见CNPolitics”(微信号:cnpolitics2011)后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可以想见的是,正当两岸人民围绕着“报菜名”和“表情包”争斗得不亦乐乎之时,许多学者正默默地在电脑面前加班加点搜集数据。毕竟每次的网络激辩,都会将一个经典的研究问题带到台前:面对公共事件,网民们怎么讨(si)论(bi)?
一个简单却伤人的答案是:尽管人们来自山川湖海,讨论内容五花八门, 撕起来的姿势,恐怕却差不了多少。
首先,激辩正酣之时, 意识形态分歧所造成的偏执狭隘在世界各地都不罕见 。尽管如今许多人把911恐怖袭击当做人性的试金石,认为当年中国民众对美国恐怖袭击的幸灾乐祸是国族主义教育的恶果。此话虽不假,但落井下石也并非中国特产。2006年,学者Laura Robinson在911袭击后的美国纽约时报、法国世界报、巴西圣保罗日报的三家主流媒体的论坛上观察了数万条相关讨论,并随机抽取共1200条言论进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911恐怖袭击后被网民广为采用的叙述分别是:“反美主义”(anti-Americanism),“亲美主义”(pro-Americanism),以及“反反美”主义(anti-anti-Americanism)——其立场并非完全亲美,而是针对”反美主义“本身进行反驳。
换言之,即便是在美国、巴西和法国的论坛,即便是针对伤害无辜民众的恐怖袭击,意识形态的分歧仍主导着人们的讨论。在法国和巴西的论坛,分别有高达53%和37%的讨论样本是对美国的激烈批判,认为恐怖袭击是美帝国主义自食其果、资本主义灯塔的坍塌。相反的,支持美国的讨论,在这两个论坛分别只占17%和16%。与此同时,尽管纽约时报讨论区下的言论大多不具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反美主义和亲美(包括“反反美”)主义竟旗鼓相当,各占据讨论的4%.
其次,当这些偏执狭隘狭路相逢之时, 为己方和敌方贴标签,恐怕是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讨论策略 。“白左”、“圣母”也好,“右狗”、“小粉红”也好,亦或是近来被不断泛化和扩大的“台独”标签,这些概念,往往在网络讨论中不断被强化。这种极化趋势被认为来自人们主动的信息筛查,也有可能来自交流过程中对既有观点的反复强化(参见政见团队的帝吧专题之二《不是我不知道,而是我不在乎》)。
学者Sarita Yardi 和 danah boyd在2010年搜集了人们在推特上关于堕胎与反堕胎的争拗, 并着重研究观点极化(opinion polarization)在网络互动中的产生。研究者观察人们对于一个特定事件的看法(样本量为1147):反堕胎极端人士枪杀了一位著名的堕胎医生。研究者发现,阵营的接近程度与互动的发生存在着弱联系—— 人们更乐意与观点相近的人说话 。再进一步对具体的对话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观点相近的人为彼此提供支持,从而巩固了他们既有的认知。而这一现象,在“圣战”爆吧的组织和动员上,也可以清晰地被观察到。
观点究竟是怎样在互动中被强化的?研究者认为,观念的交叉确证(opinion corroboration)是一种主要途径。不论是与友军,还是与敌方,在讨论过程中,人们不断地重新定义、确定自己的身份,并以此巩固自己的观点。譬如研究案例之中,反堕胎的极端枪手因谋杀医生受到众多谴责。许多反堕胎人士面对批判,当即切割阵营,主张“枪手并不是真正的反堕胎人士”。这种在面对阵营威胁时把有毒成员“开除出团体”的倾向,早在六十年代就被观察到。肯尼迪遇刺事件后的问卷调查中,人们希望枪手是外国人、共产主义者、是野蛮人。与之颇为相似的是,部分网友发现反台独歌手黄安刺激民进党选票,马上对其进行主动切割。此外,在翻墙出征的大军不时强调群体身份为“反台独,不反台湾”,也是为可能迎来的批判预先划分了群体边界(极端分子并不是我们的人!)。
但颇为讽刺的是,把少数有毒极端分子开除出群体,并不代表人们的观念变得更为温和。事实上,观点在讨论的确证过程中被反复强化,变得愈发有底气起来。这种现象,被总结为确证极化效应(corroboration-extremity effect)。
那么,如果网络空间被意识形态分割,而不同意识形态下的人们又囿于社会互动的习惯。这是不是可以证明,天下网友一般黑,毫无沟通可能性呢?
并非如此,并非如此,并非如此。重要事情说三遍。
首先,社交网络上的对话,并不仅仅是苍白的一串文字。它们所代表的,是人与人在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关系。当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愈发紧密,论战的矛盾也相对更容易被调停。在911讨论区的研究中,法国与美国讨论区“熟客”颇多,讨论风格也更为亲切。在这一背景下,即便是激烈的反对意见,不时也能被社区内的幽默消解。譬如纽约时报讨论版上,温和派嘲讽技能满点:他们给鹰派网友(要求武力输出)赐名“民主世界十字军”。不过,武输派网友们倒也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号,并没有像陌生人充斥的巴西论坛一般演绎出无穷尽的人身攻击。
其次,哪怕是面对不同意见,礼貌用语依然能为脏话充斥的网络论战带来一丝文明的希望。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切实际,但Robinson的研究之中,圣保罗日报讨论区一名看起来傻乎乎的、叫Fernando的高频用户,在网络讨论中坚持使用敬语——譬如“这位女士/先生”,并在信息末尾祝好。然而,Fernando在讨论后期几乎已一人之力偏执地扭转了论坛的讨论风格——因为其固执地添上大量繁冗的敬语,连敌对方都忍不住地陪他客套起来。尽管孤证不具代表性,但这一现象可被放到社会互动框架中解释:人们揣度对方的行为,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想起这次帝吧远征时,三立娱乐星闻陪远征军玩笑卖萌赢得一群内地粉丝,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
此外,讨论话题的内容,不同网络平台所组织的信息结构、各地文化差异,乃至意识形态本身所构建的叙述,都会导致网友们讨论的不同后果。而网络论战和群体极化的探索,仍远未结束。
所以,当大家在社交媒体上激战正酣时,也别忘了,此时此刻,学者们正静静地看着我们讨(si)论(bi)呢。
参考文献
- Baron, R., Hoppe, S., Linneweh, B., & Rogers, D. (1996). Social corroboration and opinion extrem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 32, 537-560.
- Banta, T. J. (1964). The Kennedy assassination: Early thoughts and emotion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28, 216-224.
- Baron, R., Hoppe, S., Linneweh, B., & Rogers, D. (1996). Social corroboration and opinion extrem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 32, 537-560.
- Yardi, S., & Boyd, D. (2010). Dynamic debates: An analysis of group polarization over time on Twitter.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