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的长远影响:平民伤亡越大的地方,中日贸易越少

2016-01-29 作者: 李泽人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日军侵华的长远影响:平民伤亡越大的地方,中日贸易越少

music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在那场大战中,至少有六千万人死于战争以及其所带来的饥荒、屠杀、瘟疫和蓄意的种族清洗政策。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远东主战场,中国有超过三千万士兵与平民死于战事,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 6000 亿美元。

七十年岁月匆匆而过,战争的硝烟早已不在,但是中日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仍可以时常见诸报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战争,在今天依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一个由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日本侵华战争对中日双边贸易有着长期的影响。

利用抗日战争 (1937年-1945年) 期间中国各省平民伤亡的历史数据和 2001 年省级国际贸易的数据,研究者们发现,在抗战中平民遭受伤亡较多的地方,中日之间的贸易额相对会比较少。

具体而言,在战争中,处于中日双方互相胶着争夺的几个省份——山西、湖南、湖北、江西、云南等地区平民伤亡极为严重。在 2001 年的贸易数据中也可以看到,这些交战省份较之其他地区,中日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规模是较小的。

而当时属于国军和共产党军队控制的内陆省份——例如四川、重庆、陕西等等——尽管遭受了大规模的空袭,但是平民伤亡人民较之交战地区还是比较少的。这些省份的贸易额也大于战事胶着的省份。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去除了诸如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离海岸线的距离、人口素质等地区层面的差异,以及贸易国的制度、文化和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当平民伤亡比每降低一个百分点,中国向日本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额会均会增加 15% 左右。

那么,为什么数十年前的战争会给今天的跨国贸易造成巨大的影响呢?论文的作者们提出了一个心理学的解释:即战争导致了中日两国国民之间信任的缺失,这种信任缺失进一步影响了双方贸易量。 论文的作者利用 2006 年芝加哥大学的一项全球态度调查 (Survey of Global Views) 来验证这一假说。他们发现,在排除了一系列个人、国家和地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平民伤亡比与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信任、国家形象、国际事务中的影响等多个测量民众态度的指标都呈负向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受到普通老百姓伤亡比较严重的地区,今天在那里的居民对日本的态度是较为消极的。

研究者们反复使用各种方式来验证他们的结果是稳健的,但是仍然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比如,对于因变量年份的选择,信任机制的解释,以及双重差分方法中对照组的选择等等。不过,这篇论文很好地将经济史研究中中对长期影响 (persistency) 的分析与国际贸易研究相结合,结论虽没有 “意料之外” 的惊喜,但是 “逻辑” 却是在 “情理之中”。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两次世界大战,抑或是其他类型的战争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战争不仅形塑了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同样也改变了人类的精神风貌。今日的世界,究竟在多少程度上是延续着昨日世界的传统,抑或受历史上巨大冲击的影响?现如今这些问题不再只属于不同主义之间的争论,而更应该是社会科学家研究的前沿阵地。

附:研究方法详解
(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阅读) </br>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建构了一个省级行政单位* 贸易国家的截面数据 。为了研究侵华战争对于国际经贸的影响,论文使用了双重差分法。计量研究的应变量包括各类投资建厂,贸易往来的数据;而自变量则是国家是否是日本的哑变量 (dummy variable) 以及抗日战争中平民伤亡比的交互项。通过这样的设计,论文的作者在计量分析中可以去除省级层面和贸易对象国层面上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

但是,这篇论文的计量分析有几个地方值得讨论。

首先是验证机制 (mechanism) 时的数据选择问题。作者在验证战争影响投资贸易机制时所使用的数据年份 (2006年) 因变量所使用的年份 (2001年) 之后。乍一看,这个数据的选择并不符合时间维度上的因果逻辑——检验机制的代理变量应该存在于因变量之前或者相近的时间,但是熟悉计量研究的学者都清楚一个 ”老大难“ 问题——没有数据。我猜测作者选取 2006 年的数据可能是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因 (data availability) 然而,如果要用 2006 年的数据作为检验机制的代理变量,那么就存在一个假设:即 2001 年之前生活在各省的人们对于日本的印象与 2006 调查时对日本的印象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然而论文的作者并没有就这个问题进行统计上的检验。

第二点是关于作者对因变量年份的选择。如果抗日战争对对外贸易投资存在长期影响,那么不管是论文作者们所选择的 2001 年还是其他一些临近年份的投资贸易数据都应该与抗战中的平民伤亡比存在统计上的相关关系,而且系数的波动不会非常剧烈,假如作者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那么其文章的论点在计量上会更加令人信服。

第三,作者在处理因果机制方面还有一些可以发挥的空间。作者运用双重差分法的内在理路是:抗战中的平民伤亡比只会对”二战“中侵略过中国的日本贸易和投资产生较为影响。按照这一逻辑,在计量分析上作者可以建构一个反事实分析框架——那些没有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例如美国或者英国——的贸易额应该不会受到战争中平民伤亡比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作者可以建构两个其他国家的哑变量加入回归进行一个安慰剂效应的检验。

参考文献

  •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下卷.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 Che, Y., Du, J., Lu, Y., & Tao, Z. (2015). Once an enemy, forever an enemy? the long-run impact of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 from 1937 to 1945 on trade and invest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96 (1), 182-198.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