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是什么?看看这些奇葩各异的学术作品就明白了
后现代是什么?看看这些奇葩各异的学术作品就明白了
后现代建筑、后现代绘画、后现代小说、后现代哲学,后现代加学术范?等等,神马是后现代?
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解释,后现代(postmodern)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在现代(modern)前面加上个后(post)。要是小编只解释到这里,相信已经有一堆烂番茄和鸡蛋在半路恭候了。为了防止类似悲剧发生,小编不得不抬出第一个正式提出这个概念的法国哲学家李欧塔(Jean-François Lyotard)来当挡箭牌了。
没错,你眼前这位捧着脸扮萌的大叔就是李欧塔。他在1979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做《后现代状况》(Postmodern Conditions)。他说,“我把后现代定义为对宏观叙述的不信与质疑。”
好奇心的力量能杀死猫,当然也不能阻挠我们去追问:脸萌大叔,什么是宏观叙述?
举个例子,我们常常说,历史是胜利者写成的,但也总有许多黑暗的角落有待发现。比如,西方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写成影响全球的大事件, 那就是一种宏观叙述。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大潮中,没什么人去质疑这个发现的积极意义,并把它当作理所当然的历史趋势。然而,随着殖民地人民自身的解放,还有西方内部不少人的自我反省,大家发现哥伦布到达新大陆之后给美洲大陆还带去了武器、瘟疫和灭绝。而且,为什么是“发现”?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之前,那里早已有人类文明了。 当这种不信和质疑变成了时代的特征时,我们就处于一种后现代状况中。
任何思想必然与它诞生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脸萌大叔提出该理论的1970年代末,越战结束不久,石油危机继续加深,全球政治局势紧张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迅速走红,从哲学、文学、建筑到各种形式的艺术,成了跨界的宠儿,从此也似乎与艺术范扯上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今天,政见从社会文化人类学中精选了几篇深具后现代精神的文章和专著,欢迎各位读友多多拍砖,为我们推荐更多奇葩各异的社会科学著作!
1.《忧郁的热带》Tristes Tropiques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009) </br>
入选理由:一部最文艺的民族志,最有民族志特色的文学作品
本书作者是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他被誉为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之父,可他自己从不正式承认创立了任何后结构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件事本身就够后现代的。
《忧郁的热带》记录的是列维-斯特劳斯在亚马逊雨林中和巴西高地森林里寻找最原始部落的旅程,但开篇第一句就是“我讨厌旅行,我憎恨探险家”。明明是本学术著作,可偏偏舍得用满满四页纸来记录日落场景。无论是用1950年代还是现在的标准来看,都算是任性之举了。
作为一部人类学经典专著,《忧郁的热带》以其出色的文笔曾与诺贝尔文学奖仅有一步之遥。但是,面对这样一部最文艺的民族志、最有民族志特色的文学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不得不忍痛割爱,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花落他家,颁给了川端康成。
节选:
……人类从来没有经验过这么重大的考验,而且,除非有一天在几百万公里以外,我们发现另外一个星球上居住着会思考的生物,这种经验也不会再有第二次。我们最少在一个方面比古代航海者更具优势。我们知道两个世界之间的距离可以被拉近,一个世界可以走到另一个世界,而早期的航海者则相当害怕,怕他们一直前行的结果是进入一片空虚乌有之中。 </br>
2.《纳斯瑞玛的身体仪式》 “Body Ritual among the Nacirema”
赫芮思•麦纳Horace Miner (1912-1993) </br>
入选理由:浓缩就是精华,自我批判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幽默的讽刺。
“在北美洲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部落,这个纳斯瑞玛部落有着让人难以理解的身体仪式。”此奇文通篇只有1151字,3条引用,用语直白简洁。但是,自1956年6月在《美国人类学》刊物上发表以来,它成了此刊创刊以来被要求重印最多的文章。那么,纳斯瑞玛究竟是一个什么部落,为什么让一向见怪不怪的人类学家推崇至此?
纳斯瑞玛一词其实是美国人的代称。在英文中,Nacirema反过来就是American,两者互为镜像。人类学家赫芮思 麦纳专业考察对象其实是非洲,但在这篇文章中,他从人类学的角度,把美国人注重牙医的文化习俗写成一个原始部落的神秘仪式,这个仪式需要从小培养,每个家庭中都会特定的神龛,而且神龛的数量和质量体现了一个家庭的富有程度。如此诙谐而不漏痕迹的讽刺,堪称美国人类学界自黑大师。
节选:
我们对于纳斯瑞玛的考察说明这是一个痴迷魔法的部落。我们很难理解他们如何在巨大的自我压力之下存活了这么长时间。但是,哪怕面对这样诡异的习俗,我们也能从马林诺夫斯基对我们的启发中,理解到它真正的含义:“从远处看,或安全地站在从我们发达文明的高处看,不难看到魔法的粗陋与无关紧要。但是如果没有魔法的力量和协助,早期人类是无法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也无法进化成更高阶段的文明。” </br>
3.《我发誓这是我亲眼所见:田野笔记中的绘画》I Swear I Saw This: Drawings in Fieldwork Notebooks, Namely My Own
迈可•陶席格Michael Taussig(1940- ) </br>
推荐理由:把田野笔记当作一种文学形式,艺术性、有格逼地晒笔记。
出生于澳大利亚的迈可•陶席格,长期在南美洲做田野调查,考察内容从萨满教、巫术、国家暴力到整容、抽脂,涉猎甚广。作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死忠粉,他的学术专著也是大胆创新,从题材、内容、形式到分析角度都颇受争议。
自从197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文化人类学内部自我反省的分析不少,但直接晒笔记、并且把笔记当作一种文学形式来写成学术专著的凤毛麟角。本书的插图均来自陶席格四十年来在哥伦比亚以及南美其它地方所做的田野笔记,既有手绘的简图和水粉画,也有从各种报纸杂志上剪切下来的新闻拼贴画,俨然让人想起了当代各种利用蒙太奇方式创作的画家和导演。陶席格并不是简单地展示这些田野中的简单记录,而试图展示田野调查是一个充满各种复杂元素的发掘过程,田野笔记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
笔记之一:
4.《世界中心的贫民窟:香港重庆大厦》Ghetto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Chungking Mansions, Hong Kong
麦高登Gordon Matthews </br>
推荐理由:见微知著,四年睡一楼,不走寻常路。
没错,这不是王家卫镜头里的重庆森林,而是梁文道力荐的《重庆大厦》,光看封面,一股浓浓的超现实风味就扑面而来。当全球化以每个人都始料不及的速度推进,土著和原始部落早已不再是与世隔绝的“乌托邦”时,人类学家也把视野投向了非传统意义上的田野:西方文化,城市,边缘人群,社会精英,科学实验室,街头抗议⋯⋯
人类学家麦高登则把城市里的一座大厦作为他研究地,花了4年时间穿梭其中,每周都去大厦中的小宾馆借宿一两晚,跟其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小商贩成为朋友,了解他们从哪里来、为何而来、如何生存的各种故事,其做法和视野本身就颇具创意。在他的笔下,正是重庆大厦这样世界中心的贫民窟,成了“低端经济全球化中心”,与香港光线靓丽的全球化全球化外表形成强烈对比的同时,也揭示了全球化过程中鲜为人知或常常被主流忽视、误解的一面。
节选:
大厦中更多的南亚人,多多少少认为自己只是暂时住在香港,尽管他们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因为他们觉得香港是个华人地区,所以不是他们的家,他们的梦想也许不是回到南亚国家,而是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这也许是一种不得已的世界主义,这些人也许感觉自己是世界公民,但那是出于苦涩的文化需要,而非世界主义的选择。
参考文献
- Lyotard, J. 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