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美之际,美国高官谈未来美国对华政策框架

2016-03-30 作者: 归宿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习近平访美之际,美国高官谈未来美国对华政策框架

Large
3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美国华盛顿参加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仅仅时隔半年,习近平再次访美,这在过去也并不多见。在美期间,习近平将与奥巴马举行双边会谈,这是核峰会期间奥巴马与外国领导人唯一一场双边会见,体现了当前中美关系对于两国的特殊重要性。 </br>

目前来看,两国高层的确很有必要见见面。一方面,近期朝鲜、南海等热点问题的发展走向敏感复杂,需要领导人直接会面沟通,协调政策立场。另一方面,美国大选两党内战正如火如荼,反建制派的川普来势汹汹,对中美关系可能带来的影响尚未可知。两国需要抓住奥巴马在任的最后时间,对彼此的战略意图进行“对表”和“再确认”,预先为之后的中美关系总体框架打下基础。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美国各智库也高度关注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走向。前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现任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的杰弗里•贝德(Jeffrey A. Bader),近期就连续在该学会的亚洲工作组(Asia Working Group)发表其对于中美关系发展的系列政策研究。在最新的一期政策研究中,贝德重点就未来的美国对华政策总体框架进行了阐述。

报告首先列举了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其中包括在西太平洋地区提升中国的影响力,通过深化经济联系加强对地区国家的政策影响,寻求与台湾最终统一,维护争议地区领海、岛屿主权,加强军队作战能力和远程投送能力,通过与各国加强互动在现行国际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等。

报告认为,尽管中国近期在南海等问题上动作强硬,但现行对外政策目标总体并未超出上述框架。对美国而言,应该看到中国的积极面,即中国没做什么以及中国已经为国际社会做了哪些工作。比如,中国对现行国际体系持建设性态度,在短期内并不寻求颠覆现行国际体系;30多年来,中国并未派兵干预国际冲突。再比如,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投资者,更不断向非洲、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各类援助,总体上有利于现行国际体系稳定和发展。

报告指出,中国既对美国构成独特挑战,同时又是现行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这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处在两难境地。美国政策界中的一部分人认为,美国应该适应、承认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崛起,但更多的人则认为中美两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战略对手,美国应先发制人采取遏制措施,防范中国进一步崛起。

贝德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之处。简单承认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崛起,默许中国的一系列强硬举动,将会损害日韩等美国盟友利益,影响美国在亚太同盟体系的有效性,导致亚太出现力量真空,地区总体稳定的安全形势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对中国一味遏制,更会陷入“自我实现”的境地,即如果美国将中国当作主要对手,那么中国一定会成为美国的主要对手,这同样不利于美国的安全利益和国际体系的稳定。

在贝德看来,未来美国对华政策应该避免“非黑即白”,需要寻求“中间道路”,更多通过个案式合作凝聚合作共识。这其中,既要鼓励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成分,也要规范中国的“示强行为”。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就可以被看作这一政策思路的典型案例。

贝德建议,中美两国应寻求更多利益契合点。比如,双方可在网络安全和互联网创新、反腐败、金融市场稳定、朝鲜核问题、亚投行等一系列问题上开展合作。对美国自身而言,也应进一步强化美日、美韩同盟关系,通过与地区国家开展军演等方式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对于南海这一当前影响中美关系的突出问题,美国既要继续保持在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政策姿态,也要鼓励各方尽快就“南海行为准则”(COC)开展对话谈判,减少各方误判局势、擦枪走火的风险。

从贝德的一系列建议看,当前引导、规范已经成为美国政策界对华主流思路。简而言之,这就是美国版的“两手对两手”,既有合作的一面,也有对抗的一面,但总体而言主动塑造的意图更加强烈。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制定者来说,在现阶段如何通过互动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恐怕还需要深入仔细地研究合作个案,也需要更为精确地计算利益得失。

参考文献

  • Jeffrey A.Bader. (2016), A Framework for U.S. Policy toward China,Brookings, ASIA WORKING GROUP PAPER 3, MARCH 2016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