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袭击有刺激示范作用吗?

2016-04-22 作者: 归宿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恐怖袭击有刺激示范作用吗?

图片来源:DEL MAZO / PACIFIC PRESS / LIGHTROCKET VIA GETTY
</img>

近年来国际恐怖活动猖獗,各类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很多人担心恐怖袭击可能对潜在的恐怖分子或者恐怖主义支持者产生刺激示范效应,从而引发一连串恐怖袭击。为了防范这种可能,各国政府在恐怖袭击发生后往往倾向于全面提升社会的警戒级别,甚至对潜在的恐怖袭击目标实施封锁。这不仅加剧了社会的恐慌情绪,也放大了恐怖袭击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比如布鲁塞尔恐怖袭击发生后,比利时政府全面封锁布鲁塞尔国际机场长达 10 余天,经济损失高达 5000 多万欧元。

然而,兰德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当前发生在欧美本土的恐怖袭击多数是随机发生,重大恐怖袭击并不会引发所谓的刺激示范效应。

研究者从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国家恐怖主义数据库 (Global Terrorism Darabase) 中,抽取了 1970 年以来在欧美国家本土发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并重点分析造成 3 人以上死亡的恐怖袭击发生 30 天后,是否会有类似恐怖袭击发生。

研究发现,1970 – 2002 年间,恐怖袭击的刺激示范效应明显,一起重大恐怖袭击往往会引发一连串恐怖袭击,这在 1970 – 1993 年间体现得尤为显著。但在 2003 年以后,恐怖袭击大多随机发生,连续的恐怖袭击几乎从未发生。

事实上,美欧本土发生的恐怖袭击数量也在一直下降。20 世纪 70 年代时,美欧每年发生的恐怖袭击数量曾达百起以上。但在 2000 年以后,虽然发生了 “9•11” 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恐怖袭击,恐怖主义也真正受到全球瞩目,但每年美欧本土发生的恐怖袭击已不到 10 起。

研究者指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当前欧美恐怖活动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欧美恐怖袭击的主体一度是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恐怖组织,这些恐怖组织往往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可以落地生根,政府很难通过武力彻底剿灭;而当前欧美恐怖袭击的制造者多为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或支持者,他们得不到普通民众支持,只能潜伏并伺机发动袭击。

其次,恐怖袭击的样式发生改变。活跃在 1970 – 1980 年代的欧美恐怖组织,如爱尔兰共和军、埃塔等,很多就是准军事组织,有不少还有游击战经验,实施袭击破坏经验丰富,组织性也更强。相较而言,当前在欧美发动恐怖袭击的多数为 “独狼”,策划实施恐怖袭击也比较粗糙,袭击者不是自爆身亡,就是被逮捕或被击毙,根本没有连续发动袭击的机会。

第三,欧美国家反恐能力上升。“9•11” 事件后,美国高度重视国土安全,并建立严密反恐防范体系,恐怖分子几乎不可能再对美国发动大规模袭击。同时,国际社会广泛开展反恐执法和情报合作,限制恐怖分子发动跨国袭击。

第四,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作用重大。一方面,互联网给了恐怖分子 “发泄” 渠道,比起死路一条的恐怖袭击,很多恐怖分子选择网络发帖,通过宣传暴力恐怖极端思想进行 “圣战”。另一方面,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相互通联,策划袭击,也有助于政府执法部门及时掌握动向,挫败可能的恐怖袭击。

有人会问,既然恐怖袭击数量有明显下降,为什么我们还感到恐怖分子越来越猖獗,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安全了呢?研究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欧美恐怖袭击的致命程度相比较以往有所上升,恐怖分子通过恐怖袭击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决心和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各种媒体高度发达,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于恐怖袭击也更容易感同身受,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不安全感。

研究者认为,由于恐怖袭击的随机性,民众事实上并不必过度担心恐怖袭击。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在重大恐怖袭击发生后提升全面安全警戒,虽然有助于尽快恢复社会秩序,但除非有明确情报信息预警,否则仅从历史情况看,长时间维持高警戒级别并无必要。考虑到当前恐怖活动特点,执法部门应提高反恐行动的针对性和精确性,将恐怖袭击消灭在策划状态。

参考文献

  • Jenkins, B. M., Willis, H. H., & Han, B. (2016). Do significant terrorist attacks Increase the risk of further attacks?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