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变命运”:这个观念来自科举?
“教育改变命运”:这个观念来自科举?
“苏鄂减招”,闹出一片哗然。高校录取名额分配已不是新鲜话题,今年对江苏湖北两地考生“切蛋糕”再次把这个容易引发地图炮的问题摆到新闻头条。为什么高考要实行分省招生?这样公平吗?
分省招录并非当代“制度创新”。中国古代科举就采取了类似分隔区域的考试选拔机制。隋唐以来,开科取士逐渐兴盛,科举最先按州分配乡贡名额,而后不断演化,至清代中期形成“分省定额”制度——即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来分配会试的名额。
长期以来,各家对科举制度的影响看法不一。持积极看法者认为,科举制度鼓励社会流动,培育了重视教育的文化;反对者则认为,当代大陆教育体系下的分省定额招生制度和死记硬背的考试文化或多或少都是拜科举所赐。
昔日“进士密度”越高,今时教育程度越好
科举究竟如何影响当代中国教育?近日,香港科技大学的龚启圣、陈婷和山东大学的马驰骋通过比较当代地级市和与之有对应关系的明清府一级行政单位两者的经济统计数据,系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
社会科学中常用教育年限衡量地区教育发展程度。研究者发现,明清时期,一个地区“进士密度”(每万人中进士人数)越大,该地居民当下平均受教育年限就越长,教育程度也就越发达。排除这些地区当代GDP规模、人口密度、城市化率及对教育的财政投入等变量后,进士密度与教育发展之间仍体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
为进一步验证科举与当代教育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尝试借助外生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这个所谓的外生变量就是科举考试的材料。明清两代,科举的重要“参考书”当然是四书五经,不过,获取这些书籍难易程度在各地差异很大。
研究者指出,获取书籍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产地,二是运输渠道。明清两代有19个大型印刷中心,这些地区的印刷的书籍占全国的八成。书籍价格一方面取决于当地是否印制书籍、与印刷中心距离远近;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是否存在有利的运输渠道。明清时期,书商主要用书船售卖分销图书。因此,在河网密布的南方,书价比北方便宜许多。有明代文人笔记佐证,同一本书在北京的价格是在江南的1.7倍,是福建的3倍。
结合这两个因素,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进士密度”每增加1%,当代居民教育年限增加6.6%。
重视教育的传统文化源自科举
为何科举对当代教育影响如此深远?
研究者提出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人力资本传承,即精英家庭通过“家学传承”使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为了寻找“祖上”是否是进士出身,研究者利用200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找到每一位受访者父母的姓氏,并将其姓氏与明清时期当各府中这一姓氏所中进士的人数进行匹配。
他们发现,父系和母系祖先进士及第人数每增加一成,受访者的教育年限会分别增加21%和8%。但分析结果也发现,家族内部人力资本多寡并不能完全解释科举与当代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解释是教育文化机制,即在科举制下,进士及第较多地区的人们倾向于认为教育是促进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从而形成重视教育的文化。尽管科举制度被废除,这种文化观念依旧存在。
一项社会调查数据发现,明清进士密度越高的地区,在当代本地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教育是决定社会地位的因素,也更支持政府将较多财政资源用于教育。同时,他们在子女教育上的花费也比进士密度低的地区更多。
研究发现,这一解释要比人力资本传承更有说服力。一项针对当代中国的大规模调查发现,在明清进士较多地区成长的大学生有以下特点:(1)更加认同教育是决定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2)更倾向于让政府扶植教育;(3)在学校内排名和绩点越高;(4)更少逃课;(5)大学英语考试成绩更好;(6)更愿意念研究生;(7)更有可能被研究生院录取等。
最后,研究者检验了重大历史事件对科举和教育的影响。他们发现,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文化破坏极大——“文革”创伤越大的地区,科举对当代教育的正向影响越容易出现明显减弱的态势。
聊完科举,再回过头看看这次的苏鄂减招。在“风暴眼”江苏,明清两代进士产出是全国最多的地区之一,当地民众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招生名额调整的敏感程度被远远低估了。制定出这样的政策,是不是欠考虑呢?
参考文献
- Chen, Kung and Ma. (2016). Long live Keju! The persistent effects of China’s imperial examination Ssystem, Working Paper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