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决策者支招系列之:政策要获社会支持,社会组织得“露脸”才行

2016-07-20 作者: 杨鸣宇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我给决策者支招系列之:政策要获社会支持,社会组织得“露脸”才行

cover
</img>

说到社会组织参与政策过程的好处,随便一个政策学者都能跟你1234聊上个半天。
比如,公开、透明。社会大众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决策过程的展开。 </br>

还有,专业、科学。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专家学者组成的团体可以弥补政府在专业知识上的缺乏。

另外,社会组织还可以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代表,让政府决策变得更容易被社会接受。

可是啊,道理大家都懂,请给我一个证明好伐。

别急,最近发表在Globe Environmental Change上的一篇论文就给出了自己的解题过程。

不同于以往的案例研究——这一方法虽然能够提供政府和社会组织互动的过程,但是终究无法观察到社会组织对政策的社会支持带来的实际影响,该研究者选择的是调查实验的研究方法。

怎么做呢?

首先利用GPS技术在北京的城区和郊区随机抽选出932位18岁以上的受访者,然后把他们分成两批:第一批559人接受问卷调查,第二批372人接受情景模拟试验。

参与问卷调查的人要在6个选项(3个政府部门和3个社会组织)中进行选择,设置的问题情境是:假设这6个机构可以代表国家参加制定一项国际气候政策,请按照他们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哪些机构应该出现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不妨猜一下结果,社会组织得分很高?

并没有。

结果显示,把社会组织排在首位的受访者只有37%。不过,从整体来看,像科研机构和环保组织这样的社会组织的排名仅次于政府的环保部门。这表明,社会大众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很认可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政策的制订过程。

另外373名受访者又被分在两个不同的情景。

第一个情景, 假如有6名中国代表要参加国际气候变化峰会,他们全部来自政府部门,206名受访者要对政策的透明度、代表性和专业性进行评价。然后,这6名代表由全部来自政府部门换成3名来自政府部门,另外3名来自社会组织,同样地,受访者还要对这三项指标进行评价,最后对这两个结果进行比较。

第二个情景内容相同,但次序完全相反——167名受访者先对一半政府、一半社会组织的代表进行打分,然后再面对全部政府代表的情况。

这部分的结果就比较“枯燥”了,我们快速说完。

第一个情景中,政策透明度从56.1%上升至67.3%,代表性由57.3%上升至75.1%,专业性则由84.9%升至89.3%。相反,在第二个情景里,社会组织由“参与”变为“缺席”,这些指标评分都有轻微的下降。

在排除了受访者的人口特征和气候变化议题的特殊性之后,研究者得出了一个相对稳妥的结论:虽然受访者认为政府部门仍然应该是决策的核心,但是社会组织的适度参与也得到了支持。

这项研究给人最大的惊喜就是“实验方法”的运用,而且是首次在中国的背景下验证社会组织的参与对提升社会对政策的支持度的影响,所以方法论的参考意义显而易见。

当然,从现实角度来看,由环境问题引发的邻避纠纷日益严重,如果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让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降低邻避纠纷发生的机会。

参考文献

  • Bernauer, T., Gampfer, R., Meng, T., & Su, Y. S. (2016). Could more civil society involvement increase public support for climate policy-making? Evidence from a survey experiment in China.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40 , 1-12.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