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史,也是阶级斗争

2016-07-29 作者: 张跃然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通货膨胀史,也是阶级斗争

</img>

房价涨、肉价涨、“蒜你狠”、“豆你玩儿”……通货膨胀让你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而你有没有想过,快速的通货膨胀,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呢?

当下流行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否发生、以什么速度发生,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货币供应。不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家孔诰烽等学者的最新研究显示,就西方发达国家最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经验来看,还有一个因素更为重要,那就是劳资关系,尤其是劳动者的议价权。

是货币规律?还是劳资博弈?

其实,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到底是货币供应还是劳资关系,这个问题历来存在争议。

以米尔顿 • 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经济学家,坚持把通胀看成货币现象——钱之所以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上的钱变多了。政府大肆花钱、央行四处撒钱 (这两种现象往往相互联系,因为央行可以增加货币供应来购买政府债券、使政府有更多的钱可以花),推高了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因此,抵御通货膨胀,要靠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 “勒紧钱袋子”,把货币供应量控制住。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劳工相对于资本的强势议价权,才是通货膨胀发生的主因。无论是市场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还是劳动者自我组织、动员能力提升,都可能推动劳动者挺直腰板与资本家讨价还价,争取到不断上涨的工资。一方面,工资涨了,消费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资本家把额外的劳动力成本转移到商品价格上——物价因此进入 “上升通道”。

1980 年代以后,货币主义理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不过,两种理论孰对孰错?还得让事实来说话。

通货膨胀能 “劫富济贫”?

二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框架大多遵从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支出的作用和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时,为了防范社会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做出妥协,回应了劳工的一部分利益诉求,容忍劳工组织壮大,出台倾向劳工的再分配政策。这样一来,劳动者在资本家面前的议价权大大强化。

从 1960 年代末开始,国际竞争和石油危机等因素的陆续影响,导致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大幅减速。面对经济形势的恶化,劳工组织动用手中的议价权,迫使资本家为雇员涨工资。“你走阳光道,我有独木桥”,资本家开始提高产品价格以转移劳动力成本。这样一来,工资和物价齐头并进、相互刺激,携手进入通胀循环。

很多人会认为,通货膨胀造成的经济灾难,会同等程度地波及所有人。但事实上,1970 年代的这一轮通货膨胀,对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的打击远远大于对劳工的伤害。在拥有强大议价权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不断向雇主施压、要求涨工资,以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保证自己的消费能力不下跌。同时,货币的不断贬值大大减轻了普通劳动者的债务负担。

但资本家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在通货膨胀面前,他们的资本收入与固定资产大幅贬值。换句话说,这一历史时期的通货膨胀,其实起到了 「劫富济贫」 的阶级再分配效果。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就指出,在 1970 年代,西方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快速缩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奋起反击的资本家

这一局面,促使资本家们动员起来,试图削弱劳工的议价权。这便是 「新自由主义改革」 浪潮的重要诱因之一。里根、撒切尔夫人等新自由主义政客上台后,开始强力镇压劳工运动、废除保护劳工的政策。同时,他们也致力于削减社会福利、减少政府赤字,因此他们往往支持央行严格控制货币供应、从而倒逼政府 “勤俭持家”。

从 1970 年代到 1980 年代初,当时的政治、经济精英们主要从阶级权力的角度理解通货膨胀:削弱劳工权力和抑制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一件事。这时,货币主义思想适时兴起,让执政者有机会把新自由主义改革定义为 “技术性调整”、从而掩藏 “阶级斗争” 这一政治根源:可没有什么针对阶级的打压哦,不是说 “钱太多” 导致通胀吗?那就理所当然得用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喽,就像 “血糖升高就要打胰岛素” 一样天经地义。

1980 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确实被抑制住了,这似乎证明了货币主义理论的正确:看吧,收紧货币供应,确实能治愈通货膨胀。但不要忘了,镇压劳工运动、弱化劳工权力,同样是新自由主义改革的重要部分。那你说,抑制通胀,究竟靠的是货币紧缩还是打压劳工呢?

别慌,当紧缩货币政策出现变化时,我们的答案就会浮出水面。

政府又开始“撒钱”,通货膨胀哪儿去了?

西方发达国家的新一轮货币宽松,是 1990 年代末期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欧元区成立,先后推动美欧增加货币供应。2008 年金融危机出现后,“撒钱” 更是成为西方各国刺激经济的不二法宝。

按货币主义的说法,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导致通胀吧。可事实却是,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劳工力量的打压,却未曾间断。世贸组织、北美自贸区等自由贸易框架,也进一步削弱了西方劳动者议价权。

换句话说,1980 年代以后的新自由主义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1980 年代初-1990 年代末),西方各国一边打压劳工,一边收紧货币供应。在第二阶段 (1990 年代末至今),西方各国放开货币供应,却继续打压劳工。这两阶段都没有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这似乎说明,货币供应的多少,和通货膨胀没有太大关系。劳工和资本的力量对比,才是决定通货膨胀起落的主要因素。

Purple Rain封面
</img>

这一结论,研究者分析了 23 个西方发达国家在 1960 – 2009 年间的宏观经济数据。 在排除了进口依赖度、劳动力生产率、经济增长、油价等因素的影响后,研究者发现,劳工力量 (以工资收入占 GDP 比重、工会密度、失业率衡量) 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远高于货币供应 (以广义货币 M2 增速衡量) 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

一场阶级战争

这样看来,西方发达国家 1970 年代的通货膨胀,和一个在资本面前相对强势的劳工阶级密不可分。而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本打压劳工的 “阶级斗争” 过程。这也再次印证了政治社会学界近年来的一个基本共识:1980 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运动,是资本家、中高收入群体向普通劳动者、低收入群体发起的阶级战争。(详细介绍可参见《“供给侧改革” 的政治经济学》,文章地址:http://www.15yan.com/story/1zstNwHvDOv/)

这一场阶级战争,给西方国家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由于劳工弱势,新增的货币供应无法有效地转化为普通劳动者的工资上涨,而是被少数人投入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催生资产泡沫;另一方面,由于工资上涨缓慢、无法支撑消费需求,普通消费者不得不 “借钱消费”、对信贷的依赖越发严重。这些都成为导致 2008 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当然,这一研究的结论并不能直接搬过来解释中国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劳工和资本之间的制度化博弈机制还未建立,劳动者长期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因此很难用劳工力量的强弱来解释通货膨胀的起落。但研究却提出一个重要的启发:但有一个道理却是共通的:通货膨胀虽然是一种经济现象,背后却常常有深刻的政治根源。在中国语境下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同样不应轻视这一洞见。

参考文献

  • Hung, H. F., & Thompson, D. (2016). Money supply, class power, and inflation monetarism reassessed.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1 (3), 447-466.
  • Piketty, T. (2014) . 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 (5) Cambridge: Harvard Uni.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