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生”与“死亡”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3】

2016-08-15 作者: Yiwei Wang 原文 #生日报 的其它文章

一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生”与“死亡”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3】

文/宋宇航

钱钢老师附言

“阿尔巴尼亚”,承载着文革一代中国人太多的记忆。宋宇航检索统计1950年-1990年“阿尔巴尼亚”在人民日报的传播频率,勾画出一个词语的40年“生老病死”生命轨迹。没错,“阿尔巴尼亚”也是一个词语,一个符号,其色深红。如今这个曾经的热词几乎已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但如中阿关系这种畸形病态的外交,结束了吗?

我的父亲出生于1964年1月5日,在武汉市的黄陂区,那个时候还是黄陂县。他出生那天是腊月初一,每当父亲生日一过,就进入腊月,近了年关。

Image for post
1964年1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

那一天《人民日报》和《湖北日报》的头版头条,是周恩来参观阿尔巴尼亚的一个斯大林纺织工厂。对于90后而言,“阿尔巴尼亚”是一个陌生且绕口的名字。我用钱钢老师话语分析的方法,统计了1964年前后40年间,“阿尔巴尼亚”在报上出现的频率,想找出为什么如今几乎只能在奥运会上听到的遥远国家,能在1960年代上《人民日报》的头条。

Image for post
《人民日报》提及“阿尔巴尼亚”的文章篇数逐年变化图

这条折线从阿尔巴尼亚和中国建交的1949年往上攀爬,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初都处于峰值,到1975年“文革”结束开始骤降,1978年中美建交达到谷底,一条跌宕起伏的折线,描画出一个国家在中国官方语境中的新生和死亡。

社会主义阵营的亲兄弟

阿尔巴尼亚和中国建交于1949年11月23日,同为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一员,阿国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和中国建交的东欧国家。建交后的第一个十年,“社会主义一家亲”,但当时有阿尔巴尼亚出现的《人民日报》文章篇数虽然逐年增加,每年的总数还不到300篇。

1958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关于加强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工作领导的请示报告》,批示中说:对“兄弟国家”的援助是“国际主义义务”。对“欧洲伟大的社会主义明灯”,中国竭尽全力地进行经济援助。作为“兄弟国家”之一,阿尔巴尼亚收到中国的大量援助。体现在人民日报上,则是“曝光率”的迅速增加。1960年开始,出现“阿尔巴尼亚”的《人民日报》文章达400篇以上,好几年文章篇数都超过600,直到1975年,数字还保持在400以上。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对阿援助主要是以贷款形式向阿提供一些物资。中国除了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几十万吨粮食以外,还提供了2.5亿元外汇人民币的援款,承担了19个成套项目,帮助阿实现了濒于夭折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解决了阿的燃眉之急。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短缺,部分粮食还是从加拿大购入,直接运送到阿尔巴尼亚的。

中国的“无私奉献”,阿方当然热烈欢迎。周恩来访问阿尔巴尼亚时,阿尔巴尼亚每次都会举行10万人以上的群众欢迎集会,领导人经常全部出迎。阿尔巴尼亚领导人访华时,除毛泽东外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机场迎接,还组织百万人级别的北京群众夹道欢迎。

Image for post
阿尔巴尼亚人民阅读毛泽东文集
Image for post
中国纪念阿尔巴尼亚独立五十年邮票

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很多,为什么中国选择阿尔巴尼亚呢?个中原因,要从中国和苏联、南斯拉夫的恩怨说起。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反对走激进道路,采取温和的社会主义。苏联、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当时都站在同一立场,强烈反对。但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迅速夯实权力后,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严重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并且重新承认“温和派”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

Image for post
两个反修斗士的革命友谊

当时正在疯狂“大跃进”的中国接受不了苏联的转向,六十年代起开始称苏联为“修正主义”。1966年,“苏修”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1968年到1970年每年出现文章篇数达1000左右。官方话语对苏联的批判达到顶峰。

Image for post

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情况各不相同。偏居一隅、国力微小的阿尔巴尼亚,并不受老大哥苏联的重视,但它对斯大林模式的认同感最为强烈。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劳动党领袖恩维尔•霍查左倾思想严重,极为崇拜斯大林,在阿国内坚定奉行斯大林主义,极力维护个人崇拜和集权统治。霍查主义自称坚决保卫了斯大林的思想,真正继承了斯大林主义,猛烈抨击其它共产主义思潮(包括托洛茨基主义等)为“修正主义”。

南阿两个国家不睦已久,不仅仅是因为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承认南斯拉夫,因为铁托曾觊觎吞并阿尔巴尼亚,而阿尔巴尼亚借助苏联的力量彻底摆脱了南斯拉夫的控制。阿尔巴尼亚屡次发出强硬声音,反对赫鲁晓夫的做法。1961年春,苏联中断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

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阵营,亲疏关系时常变化,但阿尔巴尼亚始终在“反修斗争”里与中国站在一起,主要是出于同苏联意识形态的分歧和维护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目的。加之两国同苏联决裂后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陷于孤立境地,共同面临着外援中断和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携手合作也在情理之中了。

始于意识形态,亦终于意识形态

中阿蜜月期持续了20年。从1975年开始,“阿尔巴尼亚”在《人民日报》上出现的篇数突然锐减,一年之内减少三倍。仅仅两年内,这个曾经的“欧洲社会主义明灯”在《人民日报》上几乎销声匿迹。反应之快、之迅速,简直无法让人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在国家话语中存在过。

这样的反应并非一蹴而就。中阿的猜忌、怀疑和裂痕在蜜月期的表象下暗流涌动。1957年,因南斯拉夫在不结盟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对南斯拉夫的态度动摇;1964年赫鲁晓夫倒台后,中方决定派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7周年庆祝活动;珍宝岛事件后,周恩来与苏联总理柯西金在首都机场举行会晤,中苏间军事对抗的紧张局势得以缓解,这被阿尔巴尼亚认为是向苏联妥协。

中美关系的改善切断了中阿间最后一丝联系。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阿尔巴尼亚认为中方已经“堕落、变质”,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对中方调整外援政策、减少对阿援助的做法加以指责和攻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等更被阿视为“大逆不道、罪大恶极”。

1978年,中国停止了对曾经的社会主义兄弟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而这边厢,“阿尔巴尼亚”在《人民日报》上几乎消失了。从1978年到198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甚少被提及。

直到1985年霍查去世,阿尔巴尼亚才偶尔在《人民日报》上露露脸,两国邦交似有松动。1991年,阿尔巴尼亚建立多党制,并更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结束长达46年的极左统治。也是这一年,阿尔巴尼亚外长马利列访华,中阿关系正式正常化。而此时,这个曾经的“社会主义兄弟”已经泯然众人矣。

作者介绍

宋宇航,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2013级硕士毕业生,目前为财新世界说栏目主编

【下期预告】

你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背过“老三篇”吗?来自浙江绍兴的方炜发现“老三篇”在文革的人民日报上“火”了一阵又神秘消失,背后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欢迎继续关注6月10日第四十四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那些年我们背过的“老三篇” — — 方炜妈妈的生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