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叛逃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24】

2016-08-15 作者: Yiwei Wang 原文 #生日报 的其它文章

少将叛逃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24】

文/徐然

钱钢老师附言

少将是谁?为什么叛逃?从字迹模糊的旧报一角,徐然发现一条离奇的新闻。她考姓名、察背景,穷追不舍,最后还原了这个60年代的曲折故事。对“90后”,这真有几分难度。不过我们别忘了,网络搜索,可是这一代的强项!

我的爸爸出生于1964年5月5日。这一天的台湾《征信新闻报》上有一个未解之谜。

《征信新闻报》是《中国时报》前身,1950年由余纪忠创办。余先生曾说:“办报,就是要有理想,有理念,才能办得起来……我们办报,既可以提出建言,监督政府,帮助政府,更可以为老百姓说话,比在政府里面有用多了。”

Image for post

回到我父亲出生这一天,1964年5月5日的《征信新闻报》第一版大篇幅报道了东南亚局势,越战陷入僵持,老挝内战正酣,印尼挑衅马来西亚,而中国大陆洪水泛滥。一言以蔽之,不太平。不过,真正值得把玩的一道谜题隐藏在正文和广告的夹缝之间。

Image for post

这篇不起眼的报道寥寥数语,字迹早已模糊不清。艰难辨认了一番,原来这谜面说的是:

匪一少将 逃亡苏俄

[中央社伦敦四日专电]星期泰晤士报说,新疆的一个共匪少将军官已逃到苏俄。该报说,这个“叛离者”是前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泰也夫(译音)少将。

短短几十字,偏偏主人公的名字最糊涂难认,真是无巧不成书。

幸而如今网络方便快捷,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大抵没有什么是谷歌回答不了的。我搜索了“泰也夫”和“新疆军区副参谋长”两个关键词,0.51秒内获得了约11000条线索。稍加比对,可以锁定一个叫“祖农•太也夫(英:Zunun Taipov,俄:ЗунунТаипов)”的人(其它分身包括祖农•太也甫夫、祖农•太耶夫、祖龙•太也夫、福农太也夫,实为一人)。套用古人的话,复行小半步,豁然开朗。

由于这名少将译名繁多,我登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名录》寻求官方加持,确实在“开国少将”下方“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的名单中(第8列,第55行)找到了官方译名,确认为祖农•太也夫。就是下图这位仁兄:

Image for post
祖农•太也夫

太也夫是新疆伊宁维吾尔族人。1944年9月,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爆发了大规模人民武装暴动,并成立了新疆民族军对抗国民党统治,史称“三区革命”。太也夫是早期的民族军成员。1949年12月,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太也夫成为解放军高级指挥员。1950年加入共产党,任新疆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62年4月,他前往苏联,晚年定居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至此谜面算是拼完整了。但疑问接踵而来 — — 太也夫为什么会逃往苏联?

Image for post

在陈志斌、孙晓编写的《冰点下的对峙》一书中,对1962年4月“前往苏联”事件有如下描写:

祖龙泰耶夫见时机到了,便向马尔国夫使了个眼色。马尔国夫站起来向人群扫了一眼,没有发现有党政机关的干部,便低声说道:

“大家不是想吃饱饭吗?我倒是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什么办法……快说呀……”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什么的都有。

“现在只有一条路,上苏联去!”

人群一下子炸了窝,有人说:“上苏联,那不是叛国吗?”

“怕什么,中国是社会主义,人家苏联不也是社会主义,人家还是老大哥吗!”

“别的倒不怕,就怕人家不要咱!”

祖龙泰耶夫一本正经地说:“谁愿意到苏联去,可以到苏侨协会去领侨民证,有了苏侨证就是苏联公民了,上苏联去就是合法的了。”于是,人群一哄而散,去领苏侨证。

……

4月22日凌晨,数十名拎着行李,拖儿带女的边民,来到霍尔果斯口岸,要求乘坐国际公共汽车到苏联去,一名边防检查站的值班人员说:“今天没有去苏联的公共汽车。”他的话音未落,立刻招来一片叫骂声,值班人员和边防战士无论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这时,要求过境的人已经达到数百人,可是公路上仍有人流源源不断地涌来,这些人的手里拿着清一色的苏侨证,嘴里喊着:“我们要回老家去!”

原来,太也夫的出走是一场群体事件的讯号。这次大规模边民外逃史称“伊塔事件”(起初定性为“伊塔反革命暴乱事件”,后降级为“伊塔边民外逃事件”)。

从1962年4月22日起,约6万7千名新疆边民与2名少将、40余名校官,主要通过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塔城的巴克图口岸,集体越境前往苏联。这场毫无预兆的“旅行”使当地公社、农场及下属基层组织陷入瘫痪,中苏领事关系中断。23日,周恩来召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张仲瀚,批示迅速组织军垦队伍分赴边境。5月29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发生打、砸、抢活动。5月31日,苏联封闭了部分边境线。此后,外逃规模有所减小,但越境人员仍是源源不断。

伊塔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首先,我联想到的是同样发生在1960年代初,在广东掀起的农民“逃港潮”。新疆边民外逃,是否也与大饥荒有关?学者李丹慧的结论是,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对新疆农业生产的影响比其他地区小,给新疆造成较大压力的,是突然大量涌入的其它省区灾民。1957年到1961年,新疆人口由561万人增长到730万人;1960年底,自治区政府成立调粮委员会,向甘肃省调拨粮食;1960至1962年期间,新疆调出粮食3万吨、肉8千吨支援国家。由此可以推测,大饥荒给新疆边民造成了一定压力,为外逃创造了一部分条件。

那么外逃时间跟新疆的民族分裂势力有关系吗?太也夫的参与,似乎在暗示这是“三区革命”的延续。新疆民族军成分极为复杂,主力之一伊犁解放组织便包含东突势力、苏共地下组织成员、伊犁民族起义人员等等。虽然被解放军收编,但离心力也许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伊塔事件是苏联推动的吗?据说,1949年后,苏联苏方虽然撤走了官员,但留下了秘密警察、情报工作者网络。根据伊犁州档案馆资料,1962年4月,苏联方面直接参与了煽动、接应外逃边民活动:“苏联边防军……于边界上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口子,接运、安置外逃群众。各接待站配有医生、救护车、流动售货车;苏方一些党政军警和特务机关人员坐镇接待站中”,“夜晚用探照灯、红绿信号弹或汽车灯照明,指示逃跑方向”,“派出大卡车到边界线上接运外逃人员”,“促成了几次大批边民逃苏的高潮”。

Image for post
1944年9月三区革命时期民族军屯兵玛纳斯河北岸,威逼迪化(今乌鲁木齐)
Image for post
新疆主席张治中与民族军部分军官合影

苏联对新疆的影响具有历史渊源,并通过经济、文化、血缘等多种方式与边民建立纽带。早在19世纪,沙皇政府和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自那时起便开始对伊犁、塔城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渗透,不少边民迁入俄国境内。斯大林时期,两边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加深,苏侨企业获得发展。思想文化方面,直到1958年,当地学生使用的课本仍是苏联课本直接翻印,上面将苏联称为祖国,莫斯科称为首都。此外,伊犁州与苏联的1500公里边界线在很多地区模糊不清,且长期没有中国军队驻防,边民流动往来频繁,形成了“有边无界、有边无防”的局面。

自1950年代中期开始,中苏在政治路线、外交方针上产生分歧,逐渐升温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矛盾。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后,两国关系因阿尔巴尼亚问题进一步恶化。在中苏交恶的情况下,苏联在遣返苏侨、处理遗留苏籍干部等对新疆政策方面,从与中方配合转变为积极干预。

比如,苏方大力散发各种各样的苏侨证明文件,煽动边民外逃。

Image for post
苏侨证 (图片来源:《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

同时,苏联通过哈萨克广播电台的维语广播、报纸杂志、邮件通讯等方式宣传苏联生活的优越。已越境去苏人员也频繁与中国境内亲友通信,或邮寄米、面、肥皂、棉布等中国定量供应的物品。

苏联还鼓励苏籍干部留在中国国家机关中,方便向苏联提供中方情报,保持苏联对新疆的影响和控制。

Image for post
新疆裕民县国境线上的老标语

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苏共决策层直接策划了伊塔事件,但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推测,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在大饥荒带来的压力下,基于新疆边境与苏联的历史渊源、民族血缘,苏方的积极煽动和参与为伊塔事件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1964年爸爸生日当天的征信新闻报上这条“少将外逃”的消息,其实是1962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旧闻”。为何它两年后才通过英国媒体辗转到达台湾媒体,在中文媒体上见光成为一条不足百字的新闻,个中原因不难推测。当时的中国,负面新闻披露需时,更何况是遥远边区的消息。换个角度想,即使在传播相对便捷的今天,“内容无法查看”仍然是一件频繁发生的事。

作者介绍

徐然,2015级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硕士毕业生

下期预告

如果毛泽东有朋友圈,那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他会发布什么原创内容,又喜欢转发哪类外部链接呢?雷菲菲用“新瓶”装“旧酒”,将60年代的政治话语抽丝剥茧,作别具一格的呈现和解读。

敬请期待4月8日第二十五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文革前夜,毛主席在微信朋友圈里说了什么? — — 雷菲菲爸妈的生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