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分得清六小龄童家族这些”猴”吗? — 吴妍娇生日报补遗

2016-08-16 作者: Yiwei Wang 原文 #生日报 的其它文章

你分得清六小龄童家族这些”猴”吗? — 吴妍娇生日报补遗

文/吴妍娇 王一苇

“尽知天下事”1月29日发表的《“被消失”的英雄 — — 吴妍娇爸爸的生日报》一文,介绍了50多年前消失在歌颂文章里的右派救火英雄。由于篇幅所限,作者的另一大发现未做收录 — — 六小龄童家族演的电影《三打白骨精》,你见过吗?

1960年12月8日文汇报的文艺版面,有这样一场演出预告:“新民京剧团今夜7:15小剧场大型神话剧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80、90后的我们对87版《西游记》再熟悉不过。但这则告示上的京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我们熟悉的那个电视剧版本完全不是一回事。

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海报

其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本身是一部绍剧,故事取材于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它曾在20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是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六小龄童之父)的代表作。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都曾观看演出。1960年,绍剧原班人马出品同名电影,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周恩来与小六龄童

别看错,上面的图片说明里写的是“小六龄童”,可不是“六小龄童”。脑洞比较大的吴同学百无聊赖地百度了一下这部绍剧的演职员表,然后就惊呆了!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一部剧里,主角孙悟空是六龄童演的,打酱油的传令猴扮演者是上图中周恩来怀里抱的小六龄童,就连猪八戒的演出者也叫七龄童。不禁让人好奇,这个演猴专业户家族里,到底还有多少个“龄童”?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六龄童在电影中扮演的孙悟空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绍剧电影中,唐僧、猪八戒、孙悟空与白骨精化身的老妪

于是吴同学又“手贱”地查了一下族谱,惊呼“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确实,考验大家智商的时候到了: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看了这么多“n龄童”、“n小龄童”,“小n龄童”,你还能分得清谁是谁吗?

区分的方法很简单。60年代以来兴盛的是这家族里的两支:七龄童在电影里扮演的猪八戒活灵活现,因此他们一家也被称为“八戒世家”;六龄童则有“南派猴王”的美誉,他和儿子们被称为“美猴王父子”。

我们最熟悉的六小龄童,就是“猴王”家族的第四代传人。可惜的是,比他大九岁的哥哥小六龄童,年仅17岁就因白血病去世。上一个猴年时,央视还出品了一部八集电视剧《猴娃》,纪念小六龄童。其中,六小龄童出演了父亲六龄童,七小龄童章金元则扮演了父亲七龄童。这部剧的演出名单里还有一个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名字:杨幂。她饰演了小六龄童的病友“囡囡”。

扯远了,咱们回到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当年,郭沫若看完剧后诗性大发,先写了一首七律: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这首诗批判唐僧,“敌友不分”,应该被“千刀万剐”。但是,毛主席看了不甚满意,于是也写了首诗应和: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是在说,老郭啊,敌我矛盾要分清,要懂得团结大多数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这才是“矛盾论”的精髓嘛。

郭沫若收到主席诗作后,当天赶紧和诗一首,写道:“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毛泽东观后回信,“和诗好,不要’千刀万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文末彩蛋: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