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读博而读博?你可想好了!

2016-08-22 作者: 马亮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为读博而读博?你可想好了!

</img>

有一种读博,叫“为读博而读博”:因为想要博士学位,因为没想清楚干什么工作,因为想在学校多呆几年,就申请博士。这样的选择,可能导致“过度教育”。过度教育是指着一个人的教育水平超过了工作需要。对于个人来说,这会导致收入锐减。对于社会而言,这意味着人才浪费。过度教育问题在博士毕业生群体中日渐凸显。

警惕:近半数博士觉得自己“大材小用”

意大利某研究机构在2009年调查了本国2004年和2006年毕业的约6000名博士,发现“过度教育”降低了博士毕业生的收入。相关调查问题如下:博士头衔对目前工作是否必要或有用?博士训练获得的技能对开展目前的工作是否必要?

两个问题的答案,把博士毕业生分成了四类:

1. 完全匹配:觉得博士学位对找工作有用,学到的技能对实际工作也有用。
2. 表面匹配:觉得博士学位对找工作有用,但是实际工作中不需要相关技能。
3. “表面上的过度教育”:觉得博士学位对找工作没有帮助,但是实际工作却需要相关技能。
4. “真正过度教育”:觉得博士学位对找工作没用,学到的技能对实际工作也没用。 </br> </br> </br>

20%的人认为博士学位对他们找到现在的工作没有用,近50%的人认为自己学到的技能在目前的工作是“大材小用”或完全不相关。约2%的博士认为他们经历了“表面上的过度教育”,更有17.3%的博士认为他们经历了“真正的过度教育”。

在控制了一系列因素以后,研究者分析了“过度教育”对平均小时工资的影响。平均来说,接受一份不需要博士学位的工作,会让博士毕业生的工资降低10%;而觉得博士头衔和所学技能都对目前工作没多大用处的人(即“真正的过度教育”),平均工资比其他博士毕业生低25%。

考虑到意大利人的工资差距不大,“过度教育”导致的惩罚是惊人的。

研究者发现,对意大利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调查结果并非特例,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过度教育”也和学科有关,哲学、法学、政治学和人文学科等领域,“过度教育”的情况更严重。

赚钱?博士一个月才多赚200欧元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带着做研究以外的目的读博,可能会让人失望。

比如,博士毕业后,并不一定能留在很多人憧憬的校园。调查显示,只有36%的博士毕业生得到大学教职。还有,如果出于赚钱读博士,那也错了。博士毕业生的收入并没有高多少。在意大利,博士毕业生平均月工资是1500欧元,略高于大学毕业生的1300欧元。

但读博还是有回报的。数据显示,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超过90%的人在博士毕业三五年后都找到了工作。博士毕业生的失业率也必将低,不足7%,远低于本科毕业生的15%左右。研究者还询问了受访者对其博士技能在工作中应用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近90%的人都感到满意——这说明,博士训练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虽然可能“大材小用”。

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是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博士进入就业市场,科研人才愈加过剩,求职竞争日趋激烈。在成为教授以前,很多博士不得不辗转多个博士后站,或做其他临时性工作。而因为缺少机会,不少人最终放弃学术生涯,甚至选择了无法充分利用博士技能的工作。

博士训练往往需要花费多年时间,获得的技能也比普通技能更具有专业性。这么说吧,如果博士普遍“过度教育”,那么社会和个人都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对意大利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调查结果并不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总之,决定要不要读博士之前,需要掂量会不会发生“过度教育”。有人开玩笑说,博士(PhD)意味着“永久脑残”(Permanent Head Damage),所以想读博士的悠着点,为读博而读博的也要想好了。

参考文献

  • Gaeta, G. L., Lubrano Lavadera, G., & Pastore, F. (2016). Much ado about nothing? the wage effect of holding a Ph. D. degree but not a Ph. D. job position.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10051.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