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福兮祸兮?

2016-09-26 作者: 马亮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搜索引擎,福兮祸兮?

search_engine

年初,因轻信商业竞价产生的网络搜索结果,身患重症的大学生魏泽西被骗走家中积蓄、接受错误治疗、遗憾离开人世。

这引发了我们对搜索引擎的思考。搜索引擎,真的让我们更易了解到合适信息了吗?

网络搜索不比离线搜索强?

美国研究者的一项实验发现,总体上,网络搜索并不比离线搜索强。

为了比较两种搜索,研究者随机抽取网民实际搜索过的问题,招募学生分别用网络搜索引擎和图书馆检索的方式寻找答案。

结果显示,离线搜索的成功率仅有90%,而使用搜索引擎可以保证参与者几乎百分之百地获得答案。而且,离线搜索平均花费22分钟,而网络搜索则只有7分钟。网络搜索只用了离线搜索约三分之一的时间。

但是,离线搜索的信息来源更少、花费的努力也更少。平均来说,网络搜索需要点击3.9次,离线搜索只需要关注3.1个来源。网络搜索要使用1.6个来源才能回答问题,离线搜索只用1.3个。

实验参与者认为,图书馆索引的可信性和权威性更高,但网络搜索引擎的时间更短、相关性更高。两种搜索的结果准确性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就整体质量来说,离线和网络搜索的差异不大。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搜索结果?

不同于离线搜索,网络搜索引擎更易受到人为操控。例如,搜索结果往往集中在几家大网站,而很少指向其他网站。

除了臭名昭著的竞价排名,搜索引擎还可能要屈从于政治审查。也就是说,世界是一样的,不同搜索门户的结果却可能完全不一样,同一门户在不同地区的搜索结果也会不同。

研究显示,百度、谷歌和即刻三大搜索引擎在排列搜索结果时,都会偏好自己旗下公司的内容,而有意覆盖竞争对手的服务。百度在这方面更具侵入性,大约三分之一的搜索结果都是百度的“私活”,而且这个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此外,在中国,因许多外媒被拒之门外,百度和即刻两家主要显示国内网站而非国外内容。谷歌在这方面略胜一筹,更倾向于链接到国外资源。

出国越久越嫌弃百度?

因商业或政治目的驱使,搜索引擎正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和“本土化”。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不同的人群在采用不同的搜索引擎。

对257位中国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百度在国内更受欢迎,而谷歌在海外的使用率更高。在海外使用谷歌周边产品的比例,也比国内的更多。

学生之所以青睐百度,是因为它的界面更熟悉,有更丰富的中文资源,且支持许多国产服务和产品。谷歌的优势,则是英文资源更丰富、利于获取学术论文,并有更强的全球视野。

而且,学历越高、在海外待的时间越久,受访者越倾向于使用谷歌而排斥百度。一定程度上,这也同英语能力有很大关系。

总体来说,意识到新闻审查的存在并未显著影响人们的搜索引擎偏好。不过,考虑到许多境外服务和社交媒体被拒之门外,人们可能不能也不想了解到这些信息。这部分搜索需求的下降,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对搜索引擎的选择,部分反映了我们的偏好和品位。而且,采用固定的搜索引擎,我们会更习惯面对熟悉的世界。这是否会对社会群体的分离产生影响呢?

外面的世界很大,但如果搜索信息的方式不当,世界再大也没用。搜索引擎,福兮祸兮?

参考文献

  • 刘冉(2013),“话不投机”的百度与谷歌,CNPolitics.org (http://cnpolitics.org/2013/11/the-business-and-politics-of-search-engines/)
  • Chen, Y., Jeon, G. Y., & Kim, Y.-M. (2014). A day without a search engine: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online and offline searches. Experimental Economics, 17 (4), 512-536.
  • Fu, T., & Karan, K. (2015). How big is the world you can explore? A study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earch behavior via search engine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 174, 2743-2752.
  • Jiang, M. (2014). Search concentration, bias, and parochial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oogle, Baidu, and Jike’s search results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4 (6), 1088-1110.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