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与文化融合:强扭的瓜不甜

2016-09-29 作者: 特约作者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移民与文化融合:强扭的瓜不甜

墨西哥裔美国人通过边境围栏和亲人交流,也正是这里,川普承诺建造隔离墙
图片来源:Guillermo Arias/AFP </br>
</img>

乔乔 / 政见特约观察员

对于移民现象,“建墙”,还是“建桥”?刚结束了第一场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的特普朗一直支持第一个选项。也有另一些搞政治的人觉得后者要好些。然后就是:怎么建?英国人出钱,在法国加莱开工的工程已经用实际行动提供了建墙指南。不如看看学者们探讨建桥方法——如何让移民融入主流社会。

不少国家曾实施过强制性的融合政策,例如禁止移民母语的学习,或是限制特定服装的穿着和宗教活动。但这些政策能否达到政府所期望的效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kerlof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与杜克大学经济学教授Kranton共同撰写的一篇论文中,他提出一种理论:宣传并教育单一理念的学校,可能会边缘化那些文化背景与该理念相距较远的学生,并使得学生本人的价值和信念得到巩固与加强。Bisin等学者也提出一种相似的理论,他们认为一个对少数族裔不友好的主流社会环境,反而会强化少数族裔的文化和民族认同。由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方面的影响,如果社会教育对少数族裔文化实行限制,民族文化认同更加强烈的家长可能会更多地对子女传输母文化的观念与价值。

理论需要事实来检验。斯坦福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Vasiliki Fouka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以上理论进行了验证。Fouka教授把德裔移民作为研究对象。她研究了禁止德语教学对德裔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影响。

20世纪初,德裔移民在美国建立了多所使用德语教学的私立学校。在一些德裔人口占多数提出的地区,他们也为自己的子女争取到了在公立学校享受双语教学的机会。德裔移民是融入美国社会较为成功的一个群体,他们可以说是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美国人对德裔移民的态度从友好变得复杂,再从复杂变得反感。联邦政府通过一项法案,要求外文出版机构将一切同一战相关的新闻翻译成英文;爱荷华州禁止了公民在打电话时讲德语;一些爱国组织甚至要求禁止德语的使用。在1917到1923年中,共有二十一个州颁布法案,禁止私立学校用任何外语进行教学——但事实上,当时美国私立学校的“外语教学”几乎只有德语教学——其中,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对德语教学进行了明文禁止。不过,这些法案于1923年被最高法院判定为违宪。

对德语教学的禁止,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强制性的融合政策。它对德裔移民这样一个被公认为与主流社会融合得非常成功的群体,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Fouka比较了生活在印第安纳州(禁止德语教学)—密歇根州(未禁止德语教学)边境,以及俄亥俄州(禁止德语教学)—肯塔基州(未禁止德语教学)边境的德裔儿童,发现该政策实际上强化了德裔人口的民族和文化认同。生活在禁止德语教学地区的德裔儿童在长大后更倾向于和同胞通婚,以及给自己的孩子取德国名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也更不愿意去做美国志愿兵。

这种强化作用会被哪些外部环境因素所增强或削弱呢? Fouka发现,在德裔居民比例越低的地方,政策对族裔认同的强化作用就越明显。另外,家庭构成也是一个因素。 Fouda将德裔儿童的家庭背景分为了两类:父母双方均为德裔的,和父母当中只有一方为德裔的。在这里,第一类家庭可以被视为民族和文化认同较为强烈的家庭,第二类家庭则较弱。对两类儿童进行比较后,Fouka发现,禁止德语教学的政策对第一类儿童族裔认同的强化效果要更加明显。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少国家间的移民人数日趋上升,并且移民的背景愈加多元化。与新移民本人一同来到的,有其独特的语言、习俗和文化。它们与本土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如何让新移民融入到主流社会当中,也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挑战。在多民族和移民国家里,人与人之间、族裔与族裔之间的理解、包容与尊重,无疑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我们该使用怎样的手段、设计怎样的政策来达到这一目标,无疑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而在不同的社会与人文环境下,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也会不同。Fouka的研究告诉我们,强制性的融合措施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但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有效的,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来解答。毕竟,与“建墙”这种体力活不同,“建桥”,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 Akerlof, G. A., & Kranton, R. E. (2002). Identity and schooling: Some lessons for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0 (4), 1167-1201.
  • Bisin, A., Patacchini, E., Verdier, T., & Zenou, Y. (2011). Form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oppositional identiti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55 (8), 1046-1071.
  • Fouka, V. (2016). Backlash: The unintended effects of language prohibition in US schools after World War I. Working Paper.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