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第二波:“官二代”更容易被重点大学录取

2016-10-06 作者: 邵立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负能量第二波:“官二代”更容易被重点大学录取

</img>

政见此前曾 介绍 说,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他/她能否考上清华北大非常重要,这一观点引得各路围观群众哀鸣一片。

今天,政见将继续介绍一个“惨绝人寰”的研究成果:根据香港科技大学杨文辉和清华大学陈玲的最新论文显示,官二代比其他同龄人更有可能被重点大学录取。

他们的结论来自于对2010年全国大学生调查的分析。该调查利用随机分层法,在全国各地2305所高等院校中抽取了19所的5000多名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在这19所高校中,有10所“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和9所普通大学。调查中搜集了学生的来源省份、家庭背景、高考成绩和高中表现等多项数据。

研究者关心的是,学生父母的职业背景会不会影响学生被重点大学录取的机会。统计结果发现,如果其父母在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有干部身份,那么这些学生有更大几率上“211”。而如果其父母是工人,农民,文员,技术员或企业家,那么这些学生上重点大学的几率则会降低。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父母的工作是孩子能上重点大学的主要原因——毕竟上大学这件事,既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也要靠孩子的自我奋斗。那么会不会是官二代比其他二代更优秀呢?其父母的官员身份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学历,这使得他们可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来让孩子变得更优秀?父母的官员身份还可能意味着更高的收入,或许正是这些财富带来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然而,统计结果说明,在控制了父母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两个变量之后,父母职业这个变量的影响还是显著。

更重要的是,研究者把受访者的高考成绩标准化以后放进回归方程内,依然没有抹除父母职业变量的正显著性。这意味着,即使两个学生的高考成绩一样的情况下,官二代还是比工二代、农二代、商二代更容易进重点大学。

研究者又把高考成绩作为因变量,父母职业背景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发现父母职业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官二代的高考成绩并不比其他二代要高。

这里也许有人继续提出质疑,高考成绩并不一定反映学生的优秀程度啊。于是研究者又用自主招生、保送制度、高考加分和高中成绩排名等衡量学生水平的指标代替高考成绩放进回归方程,结果依然没有抹除父母作为官员,对孩子重点大学录取机会的显著影响。

这就意味着,官二代不仅仅不比其他二代更优秀,而且同样优秀的官二代和其他二代相比,还是官二代更有机会进重点大学。

那么,父母是官员,究竟带给了孩子什么好处呢?

研究者认为,官员地位有可能与孩子中学的入学机会有关。他们发现,重点高中的学生更有可能上重点大学。而将“上重点高中”这个变量放进回归方程之后,父母职业对“上重点大学”的效果变得不显著了。研究者又将“上重点高中”和“上重点初中”作为因变量,父母职业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他们发现,在同等性别,年龄,成绩,户口等条件下,官员子女比其他子女更有可能上重点初中和高中。也就是说,父母是官员,带给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是能让他们进入重点中学,从而让他们上重点大学的机会更高。

研究者总结道,虽然高考制度看似是很公平的设计。但正是因为中学教育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高考提供的公平并不能改变教育不平等的现状,也无益于社会的健康代际流动。只有改变目前初等教育的不平等状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而作为非官二代的你,还是不用太沮丧。至少,老爸老妈再唠叨“你学学人家谁谁谁,真没出息”的时候,你终于懂得如何有理有据地还嘴了。

参考文献

  • Yang, W., & Chen, L. (2016). Political capital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Evidence from elite college admission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 (2), 194–213.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