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兮:自然资源丰富,可能导致腐败?

2016-10-10 作者: 张友浪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福兮祸兮:自然资源丰富,可能导致腐败?

Cover-1
新华社 徐骏

一个地方自然资源丰富,采矿业发展,本是好事情。但最近一项研究表明,采矿业可能催生腐败。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的Carl Knutsen等四位研究者调查了采矿业对非洲腐败的影响。他们发现,尽管采矿企业倾向于选址在腐败较少的地区,但当采矿工地正式运营后,地方官员的索贿行为会迅速增加,并引发系统性的腐败。

对于采矿业导致腐败的现象,过往的解释通常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资源的开采会提高经济主体营利能力,也会提高他们潜在的贿赂额度,从而让官员有更多的激励与机会去主动索贿。另一方面,高利润的采矿业会吸引腐败官员(如征税官员,安监官员,和警察)在采矿地区的聚集,他们会主动申请从其他无矿区调任到采矿区。

但研究者指出,上述一般性的经济解释也适用于其他产业。采矿业对腐败的影响,其实与它自身的特点更有关系。第一,采矿公司产量和收入的透明度较低,企业可以通过与地方官员共谋来隐瞒收入和避税。当腐败弥漫于整个采矿部门时,会导致“腐败文化”的形成,从而让索贿与行贿成为该地区公认的行业规则。

第二,采矿业对于变动成本的变化较不敏感。资源开采行业的边际利润高,且产地聚集。一个采矿工地被建立起来后,其设备移动的成本极为昂贵。这些因素导致了采矿企业对变动成本较不敏感。这些变动成本之一就是地方官员不断增加的索贿需求。

第三,政府对采矿业缺少监管动力。由于资源开采业的产值高,即使在官员受贿的情况下,企业也能盈利,政府也可以获得足够高的税收。因而,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政府更缺乏动力去投资建立昂贵的监督和控制机构,来侦察和惩罚腐败。更何况,自然资源比较容易控制和垄断,政府领导们自身也有可能从资源开采和出口活动中收受贿赂,他们向公众负责和保持廉洁的动力也随之降低。

为了验证上述解释,研究者们搜集了四轮非洲民意调查数据,将其中的92762名非洲受访者与33个非洲国家的496个工矿业在1984到2013年间的空间数据相匹配。在此基础上,他们将研究地区分为三类:在第一类地区中,与受访者相距50公里范围以内存在正在运营的采矿工地;在第二类地区中,与受访者相距50公里范围以内存在尚未正式运营的采矿工地;在第三类地区中,与受访者相距50公里范围以内不存在采矿工地。

研究者发现,相对于第二、三组地区,第一组地区中当地警察索贿、审批腐败情况最为严重,说明官员腐败会随着采矿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与此相反,相对于第一、三组地区,第二组中的腐败情况最轻,说明企业在一开始选址时,会倾向于在腐败较轻的地区开采矿产。这个结果说明了,矿产业可能催生腐败。

但有没有可能,采矿业提高了当地经济水平,从而导致更多腐败?研究者的分析排除了这个可能性。由于夜晚照明程度能够反映经济水平,研究者通过分析采矿业对夜晚照明的影响来检验采矿业对经济水平的影响。他们发现,采矿业能提高所在地区2.2%的灯光亮度。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这一由亮度增加所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显著加重腐败情况。此外,资源开采本身也没有吸引更多的警察。这都说明,采矿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是引起腐败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 Knutsen, C. H., Kotsadam, A., Olsen, E. H., & Wig, T. (2016). Mining and local corruption in Africa.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