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致辞

2016-11-24 作者: 茅于轼 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 原文 #天则观点 的其它文章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来到这个会议,非常感谢对这次会做出各种支持的朋友们,为了简单起见,我的致辞就来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在历史研究中间用统计外推的方法可靠不可靠。

我放了一张图大家可以看一看,横坐标是 1950-1970 年,纵坐标是人口,蓝颜色的点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红线是按照统计局的人口做出的一个回归。现在要讨论的就是回归这个数可靠不可靠?我们看这张图在 1962 年的红线的点跟蓝线的点相差 5200 万人,如果没有三年饥荒,人口数应该是在红线点上。用外推的方法是不是可靠呢?有人就批评我说这个不可靠,你要研究人口饿死多少人得做入库调查,当然入库调查是很实实在在的,但是你要做多少入库?那时候三年饥荒人口数是 6 亿多,就是 2 亿户。我们确实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外推的方法这个数字可用不可用?我现在也感到非常的疑惑,就是人口数是每家每户生小孩、死人,这些事情加起来的结果,新出生的人口减掉死去的人口,就是未来一年中间新增的人口数,新生人和死亡人在宏观上表现出非常必然的结果,因此这个结果我认为是可用的,但是在理论上怎么解释这个事,为什么家家户户的分散决定表现出严格的规律呢?

这个我想请人口的专家解释一下。由于新出生减掉死亡这两件事都是一家一户发生的,都是许许多多上亿的家庭他们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一个事情的结果是无数个微小的原因造成的,每一个原因的概率分布都是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增加减少都是 1/2 的概率,就好像我们的硬币面朝上和底朝上的概率都是 1/2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外推是可靠的,就因为它的结果人口增加或减少的结果,是无数个家庭造成的,没有一个因素可以决定全局,就是这样一个要求,一件事情一个结果是无数个细小的因素决定的,而且每个因素朝增加朝减少的概率都是 1/2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用正态分布的理论来解释这个人口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历史研究中间我们用统计外推的方法是非常可靠的。我对这个研究方法的想法是我对这次会议的致辞。谢谢大家!

[ 茅于轼 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 2014 年成为英国 Prospect 杂志评选的十位“ 2014 世界思想家”之一,茅于轼名列第四。本文为作者 2016 6 25 日在天则经济研究所与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腾讯思享会与《东方历史评论》协办的「历史学与制度研究理论创新」研讨会的开幕致辞 ]

2016-11-23

中评网首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