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剧里看到自己?“美剧热”中的身份想象

2016-12-01 作者: 王沛楠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从美剧里看到自己?“美剧热”中的身份想象

TheBigBangTheory
图片来源:《生活大爆炸》
</img>

从1980年央视播出《大西洋底来的人》开始,美剧进入中国已经超过30个年头了。但直到互联网普及,美剧在中国才掀起的收视热潮。从最早引爆互联网的《越狱》,到《吸血鬼日记》、《绯闻女孩》和《生活大爆炸》,大量热门美剧吸引了越多越多人的关注,以大学生和白领精英为主体的受众群也逐渐形成。有调查显示,美剧的收视群体大多是城市出身、家境较好,接受过或正在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青年人。

美剧在中国的流行,一方面是由于它有成熟的产制体系和精彩的情节设计,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迎合了当前中国青年群体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后者是在我们在理解经久不衰的“美剧热”的过程中通常会忽视的因素。

为了更好理解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研究者在北京的三所大学中选择了29位大学生——同时也是美剧爱好者,并对他们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研究者试图从心理和文化层面来探究为什么美剧会成为一部分当代中国青年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从访谈来看,美剧中所包含的“品格率性”、“特立独行”和“强调自我实现”这三个因素是美剧对中国受众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大多数受访者都对美剧人物所表现出的美国式的“直率、坦诚而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感到向往。例如,有位受访者非常欣赏《实习医生格蕾》中Cristina Yang敢想敢做、直率敢言的品质。但她同时表示,由于中美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自己在中国并不能够像Cristina Yang那样行事。

同时,由于“孤傲、被误解但仍旧坚持与命运对抗”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主流文化,美剧的的主要人物也经常会表现出对主流价值和强权的反叛性。相比之下,中国的影视作品中缺乏具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和反叛性的角色。中国年轻人对这类身份的映照想象通常只能通过看美剧来得以实现。有受访者表现出对《绯闻女孩》中的Chuck Bass这个角色高度的迷恋,这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个角色身上具有一种“坏小子”的气质。还有受访者因为《律师风云》这部美剧而希望未来从事法律工作。她表示:“电视剧中律师勇于挑战权威的姿态让人印象深刻。”

研究者还认为,“强调自我实现”是美剧提供的最为重要的身份想象。以“美国梦”的叙事为代表,美国文化非常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以实现梦想和目标的价值观。很多受访者都表现出对美剧主人公所具有的坚持不懈,追寻梦想的决心与勇气的钦佩。有受访者提及《绯闻女孩》时认为,剧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即使有些看起来荒诞不经:“Little J热衷于时尚和设计,虽然她失败了,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寻。”相比而言,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得年轻人缺乏“自我实现”的意识。受制于高考带来的压力,很多年轻人缺少长远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美剧人物所具有的这种品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代在高考重压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相比中国文化,美剧更符合年轻人需要的一种身份想象。受访者认为,虽然中美文化都强调坚持和奋斗,但中国文化中的奋斗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个人的感受和欲望,而美国式的奋斗允许每个人去勇敢地追求个人的梦想。这种个人主义的叙事非常符合这一代年轻人对自身的想象。

这种身份想象是多种文化碰撞和社会思潮转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一代年轻人一方面接受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秉持着“温良恭俭让”的民族性;另一方面却由于生长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大行其道的时期,渴望拥抱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带来的个性解放。当这两种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他们急需一种媒体再现去呈现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个人主义和以自由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于是,美剧成为了年轻人寄托个人身份想象的重要载体。

但是,中国年轻人寄托在美剧上的美好想象大多也就是对美国生活方式浪漫化的想象罢了。美国社会与美剧之间的差距就像科罗拉多大峡谷一样广。但这种误读已经构成了一部分中国年轻人对西方世界的集体性想象。

那要不要告诉他们现实呢?或者就让他们停留在这种幻想里,寻找自己?

参考文献

  • Yang, G. (2016). Inventing the ‘authentic’ self: American television and Chinese audiences in global Beijing. Media Culture & Society .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