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过后,美国新闻“走转改”?

2016-12-24 作者: 王沛楠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大选过后,美国新闻“走转改”?

160318_POL_Trump-Media-Reporters-Vegas.jpg.CROP.promo-xlarge2
图片来源:美联社

跌宕起伏的美国大选告一段落,但这场堪称“史诗般”的选举对美国社会所造成的震荡才刚刚开始。

美国新闻界在这次大选中饱受诟病。主流媒体一边倒地背书希拉里、民调数据与最终投票结果相去甚远……这一切都让自视甚高的美国主流新闻界蒙羞。

大选结束后,美国新闻界开始对大选报道进行反思。哈佛尼曼新闻实验室组织了一场名为“2016大选:新闻业的教训”的媒体人大讨论,反思美国媒体在报道这次大选时究竟犯了怎样的错误。

危机中的地方媒体

在20多篇文章中,有一个概念被很多作者提及:本地新闻(Local News)。

不同于《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这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美国各个州和城市也都拥有自己的地方媒体。地方媒体除了转载主流大报的全国性新闻之外,会更多地关注本地新闻与舆论。

即使一些比较有名的地方报纸(诸如《休斯顿纪事报》、《密尔沃基前哨报》和《克利夫兰老实人报》等)有时会引发全国关注,更多时候,这些媒体的服务对象只是几十万甚至几万人的城镇。

当前全球新闻业陷入衰退。美国地方新闻媒体则首当其冲,面临着生存危机。连《纽约时报》都要依赖“付费墙”维持生计,实力不济的小型本地媒体只能通过裁员和缩减规模苦苦支撑。

美国50个州中的21个境内没有一家地方媒体有专职国会记者。这意味着,这21个州的民众没办法在第一时间获知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究竟在对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人手紧张的地方媒体也无力完成高质量的报道。更多时候,他们只能摘编主流媒体的报道来填充版面。 </br>

不再“接地气”的新闻报道

这样,坐在华盛顿、纽约和洛杉矶办公室里的记者们主宰了美国的舆论。但是,他们既无法从地方媒体那里获得更多来自边远地区民众的声音,也并不关心亚利桑那大沙漠或田纳西农场里的人们在想什么。五大湖和西海岸之外的美国,变成了“新闻荒漠”。

美国前众议院议长Tip O’Neill说过,“一切政治都是本地化的”。媒体必须要从本地经验和地方视角出发,才能真正做到“接地气”的报道。

在1992年的总统大选期间,《波士顿环球报》曾邀请一批来自新罕布什尔州的普通民众进行座谈,并从中发现了底层民众对经济形势存在着严重忧虑。

当年的共和党初选投票中,持有民粹主义观点的帕特·布坎南压倒了老布什,在新罕布什尔州获得多数选票。这一结果映照了《波士顿环球报》的采访观察。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主流媒体愿意再做类似的“接地气”访谈报道了。

反思大选,新闻界“走转改”?

本次大选,特朗普在绝大多数州都是“农村包围城市”。以佛州为例,奥兰多、迈阿密和坦帕等几个大城市归属希拉里,而绝大多数周边的郡都被特朗普拿下。

这样的结果,解释了为什么主流媒体一致看好希拉里:他们根本没去了解大城市之外的边远地区的民众在想什么。

主流媒体的这种趋势被学者斥为“脱离民众”。媒体人Mark Jurkowitz认为,美国新闻界需要增强本地新闻业与社群的联系,重建“社区主导”模式。此外,媒体还需承担起促成不同族裔与阶层的民众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责任,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美国新闻界力图通过理念的变革一雪大选报道前耻。只不过,走基层、转作风的提法,恐怕中国的新闻人并不陌生吧。

参考文献

  • Oreskes, M. (2016). Four steps to strengthening journalism’s role in our democracy, Nieman report.
  • Jurkowitz, M. (2016). Creating community-centered, not candidate-centered, narratives, Nieman report.
  • Mele, Nicco. (2016). All journalism is local, Nieman report.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