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靠的人

2017-03-16 作者: 陶郁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谁是最可靠的人

microphone 公民对于各级政府机关的信任情况,与治理的成本和绩效关系密切;然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不仅政治信任的结构与模式有所差异,政治信任的来源与意涵往往也不尽相同。 </img>

在两篇新近发表的政治学论文中,研究者们通过分析由“亚洲民主动态调查”项目所收集的实证数据,总结了当代中国公民在政治信任方面展现出的一些独有特点。首先,不同于调查所覆盖的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大陆,多数公民对于中央的信任程度要高于对地方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然而,当公民失去对于地方政府机构的信任后,即便他们依然宣称相信中央,对于现行体制的支持力度却会显著弱化。

“亚洲民主动态调查”项目肇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旨在系统地收集关于东亚和东南亚主要国家和地区公民政治价值、态度和观念的实证数据。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开展了四轮调查;其中,完成于2006年的第二轮调查和完成于2010年的第三轮调查,均覆盖了位于亚洲东部的13个国家和地区。

在“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第二轮和第三轮调查所覆盖的区域内,除地域面积相对狭小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外,其余11个国家和地区均存在明显的中央与地方分野。在这11个国家和地区中,就公民对于中央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而言,中国与越南并列第一,韩国和日本则得分最低;而就公民对地方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而言,中国排在越南与柬埔寨之后、与马来西亚并列第三,韩国和日本同样得分最低。

数据显示,在接受“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的中国公民中,有超过六成表示自己对于中央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要比对于地方政府机构更高,而只有百分之六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机构比中央政府机构更可信任。而除中国大陆之外,在其余10个存在中央与地方分野的被调查国家和地区中,多数公民对地方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都要等于或者高于对中央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例如,在日本和韩国,各有超过六成受访公民表示自己更信任地方政府机构,而表示自己更信任中央政府机构的公民还不足一成。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公民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的信任情况呢?研究显示,公民对于国民经济表现和官员清廉与否的评价,往往会影响他们对各级政府机构信任的绝对程度;而通过不同渠道获取政治信息的公民,则对于“中央与地方政府机构谁更可信任”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判断。除此之外,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则对于中国公民的政治信任情况并无显著影响。

具体来说,无论自身和所在家庭的收入情况如何,那些更加认可中国在当下和此前一段时期国民经济表现的公民,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都相对较高。此外,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认为中央官员清廉的公民,对中央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也更高;而那些认为地方官员清廉、对于公共服务满意的公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则往往更高。

与其他中国公民对比,互联网使用者对于中央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总体而言相对较低,也较少将对中央政府机构的信任置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之上。然而,表示自己更加认可传统等级制社会结构的中国公民,以及表示自己更倾向于服从组织决定的中国公民,却并没有对中央政府机构显示出比对地方政府机构更高的信任。

有趣的是,那些认为自己信任中央政府机构甚于信任地方政府机构的公民,往往更依赖于深受国家影响的传统媒体渠道获取政治信息,也往往对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存在更深的顾虑。但是,并非所有高度信任中央政府机构的公民都是现行政治体制的可靠支持者,因为这种信任之中往往蕴含着对中央政府机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事实上,数据显示,当公民失去对地方政府机构的信任后,即便宣称依然信任中央政府机构,他们对于现行政治体制的支持程度却显著降低了。

参考文献

  • Chen, Dan. 2017. “Local Distrust and Regime Support: Sources and Effects of Political Trust”.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177/1065912917691360.
  • Wu, Cary, and Wilkes, Rima. 2017. “Local–national Political Trust Patterns: Why China is An Excepti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177/0192512116677587.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