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政治极化的罪魁祸首?未必!

2017-03-23 作者: 陶郁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互联网是政治极化的罪魁祸首?未必!

politicians
图片来源:Reuters/Mike Segar
</img>

我们每个人的交往圈里或许都有一个两个这样的朋友:他们遇到政治见解不同的人,根本不去试图了解对方的理由,而是一言不合就拉黑。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以这种方式处理政治问题的成员越来越多,以至于在人口中占据相当比例,社会科学研究者就会认为这个社会出现了“政治极化”(political polarization)现象。

不少观察家将互联网与社交媒体视为政治极化现象的罪魁祸首。然而,在分析长达六十多年的美国选举数据之后,三位美国学者最近却发表研究指出:虽然美国社会在过去数十年间确实呈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政治极化态势,但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互联网普及的直接结果;相反,实证数据显示,在互联网普及率最低的7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中,政治极化的加剧程度反而最高。

从英国“脱欧”公投前夕去留两大阵营不留情面地火力全开倾情互怼,到美国总统选战中许多特朗普支持者与希拉里支持者认为彼此之间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朋友圈中;如今,在主要西方国家,“政治极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成为了活生生的政治现实。有数据表明,在1960年的美国,只有百分之五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会对子女与非本党支持者结婚表示失望,而到了2010年,近半数共和党人和三成以上的民主党人都或多或少地持有这种看法。

在一些学者看来,政治极化加剧与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崛起关系密切。在政见此前介绍过的一篇论文中(参阅: ),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等学术机构的研究者就指出,“随着宽带渗透率的提升,大量媒介新闻更容易被不均衡地消费,进而显著强化观众原有的政治倾向,导致社会意识形态的分裂”。政治传播领域的一些大牛更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看作政治意见的“回音壁”。他们认为,通过这些新兴传播渠道,人们往往会更多地获取那些自己看着顺眼的信息,也更倾向于和自己政治观点相近的人交流互动;长此以往,人们的政治观点会不断强化,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意见会越来越排斥,而不同政治立场之间的共同空间则被不断撕裂以致土崩瓦解。

如果这种看法正确,那么我们应当能够观察到:在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青年群体中,政治极化的加剧程度要显著高于与互联网接触不那么亲密的中老年群体。然而,通过对1948至2012年间“美国国家选举研究(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项目所采集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们却发现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为分析过去数十年来美国政治极化情况的演变动态,研究者们基于既有学术成果,构建了一个测量选民政治极化情况的综合指标。该指标由九个变量构成,涵盖的信息包括人们看待对立党派和意识形态的态度、人们是否会在不同的选举中将选票投给不同党派、人们是否只支持意识形态与自己相吻合的候选人等等。研究者们发现,上述所有变量都显示:在从1972到2012的四十年间,美国社会中的政治极化情况总体呈现加剧态势。然而,如果以互联网初兴的1996年为界,美国社会趋于政治极化的速度在此前和此后却并无明显差别。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进一步分析了1996年以来政治极化现象在各年龄群体中的演变情况。许多证据都显示,与18至39岁之间的中青年群体相比,互联网在65岁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普及程度要远远更低。尽管进入本世纪后,越来越高比例的老年人选择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发表见解,但是自1996年以来,美国老年群体与互联网接触的亲密程度,却始终远逊于中青年人群。

然而,有趣的是,1996年以来,政治极化却更明显地出现在接触互联网相对较少的老年人群体中。具体来说,在1996至2012的十六年间,美国社会中75岁以上老年人群体趋于政治极化的程度,是40岁以下成年人群体的7.6倍;而在中年群体中,相对年长者的政治极化程度,也往往要高于相对年轻的社会成员。以上发现说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显然不是导致美国社会在过去数十年间趋于政治极化的主要原因。

当然,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不排除互联网与政治极化的联系主要发生在青年群体中,而老年群体因为其他因素更加趋于政治极化,从而掩盖了上述联系的存在;也不排除老年群体在与更多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年轻群体交往过程中,形成了更为极化的政治态度。但是,无论这些替代性解释是否真的站得住脚,这份新发表的研究成果都告诉我们:即便互联网使用与政治极化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一定相当复杂。

参考文献

  • Boxell, Levi, Matthew Gentzkow, and Jesse M Shapiro. 2017. “Is the Internet Causing Political Polarization? Evidence from Demographics”. NBER Working Paper No. 23258. http://www.nber.org/papers/w23258.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