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命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7-05-05 作者: 马亮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父母之命的婚姻会幸福吗?

</img>

婚恋交友电视节目《中国式相亲》热播,但是父母之命是否会让子女的婚姻幸福?父母会因此而得到子女的孝敬和赡养吗?

新加坡管理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世界银行的研究人员对中国家庭的调查发现,男方的父母参与婚配,会让其儿子得到一个温顺听话的媳妇。她会生更多孩子,特别是更有可能生男孩,并且丈夫更加坚信应该照料父母。

父母插手子女的婚姻并得到了他们期望的各种收益,但是这并非没有成本。父母参与婚配会使夫妻关系不够和谐,夫妻的家庭收入也会降低,因为妻子婚后可能不工作或收入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之命对农村和城市的婚姻质量影响不同。农村的养老保障欠缺,父母更加依赖子女,因此插手子女婚姻的收益和成本都更大。

父母为什么插手子女婚姻?

在婚配这件事上,无非是自己找和父母代劳两种形式,朋友介绍和亲戚牵线也可以分别归于上述两种形式。“强扭的瓜不甜”,鞋子合适与否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子女自己找的好处是,可以找到真正的爱情。

子女之所以会容许甚至希望父母为其择偶,主要是因为父母的社交网络更广泛,丰富的阅历也让他们看人更准。通过父母找对象,也扩大了子女择偶的搜索范围和选择空间,降低了子女自己找的成本。

还记得北京地坛公园为子女相亲散发传单的白发父母吗?“指腹为婚”、“父母之命”,这些通过男女双方父母匹配而产生的婚姻,在许多国家都是普遍现象。

男婚女嫁绝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匹配,而是牵涉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荣辱未来。在子女赡养父母的文化传统盛行的国家,父母干预子女的择偶,主要是为了晚年能够得到他们的照料。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也希望传宗接代和多子多福,所以会希望子女可以多多生养。与此同时,未来的婆婆不喜欢婆媳关系不和,所以更希望儿子娶一个听话的媳妇。比如,教育水平高的媳妇可以工作和赚钱,但是可能更有主见而很难顺从婆婆。

出于这些考虑,父母会积极参与子女的婚姻大事。但是父母钟情的媳妇,未必是儿子喜欢的,因为两者的出发点完全不同。因此,父母之命的婚姻可能会让子女的婚后生活不幸福。

不过,父母也不希望子女的婚姻关系不和睦或不长久。他们在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只不过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所妥协和折衷,以减少两代人的利益冲突。所以,虽然父母不会完全自私地为子女决定婚配,但是仍然会有私心杂念,在婚姻大事上最好还是自己当家作主。

父母之命与婚后生活

研究人员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 1991 年开展的 “当代中国妇女地位调查” 数据,包括中国上海、广东、四川、山东、吉林、陕西、宁夏等 7 个省份 6334 对夫妻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了获得准确信息,夫妻双方都是单独调查的。

由于夫妻婚后多随男方父母居住,所以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丈夫的态度和决策。调查显示,33.8% 的夫妻是父母或亲戚介入婚配的,其中农村夫妻达 48%,城市则只有 14.5%。

在考虑了丈夫及其父母的各项特征以后,与自己找对象和朋友介绍相比,研究人员发现通过父母或亲戚介绍的婚姻,在婚后生活和谐方面的情况更差。夫妻之间的矛盾更多,且通常需要一方忍让或第三方调解。

父母推荐的婚姻,使夫妻的共同收入也相对更少。有趣的是,城市养老体系完善,父母更希望子女工作赚钱,而不是花时间去赡养老人,因此父母之命增加了子女的家庭收入。但是在农村地区,父母之命的婚姻带有很强的养儿防老意愿,让子女的家庭收入明显降低。

父母找到的媳妇,教育水平更低,更不可能参加工作,劳动收入也更少。但是在父母干预的婚姻,他们找到的媳妇更加听话和温顺,即符合传统妇女的 “三从四德”,如 “无才便是德”。

父母插手的婚姻,也使子女生育更多的孩子,生男孩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父母介绍的婚姻使儿子更加认同自己的养老责任,这可以说是父母得到的最大回报。

这项研究发现,父母之命的婚姻不够幸福,也不够有钱,但足够孝顺。在爱情、金钱与孝顺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但也不完全是相得益彰。

这项研究使用的数据是 1990 年代初,彼时的中国人口流动、社交手段、工作机会和离婚率都偏低。但是随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逐步改善,父母对子女的养老依赖日趋式微,父母插手子女婚姻的动机和影响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当父母对子女越来越无所求时,利己性的婚姻干预可能减少,利他性的成分可能增加。

参考文献

  • Huang, Fali, Ginger Zhe Jin, and Lixin Colin Xu. “Love, money, and parental goods: Does parental matchmaking matter?.”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16).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