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勒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系列课程“熵与劳作”
斯蒂格勒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系列课程“熵与劳作”
中国美术学院 2017 年度系列课程
網絡社會研究所國際講座系列#11
贝尔纳•斯蒂格勒
主持:黄孙权、许煜、陆兴华
中法翻译:张海裕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应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的共同邀请,法国著名当代哲学家、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创新发展总监与研究与创新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将于6月8日至6月22日期间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共举办五次的系列学术讲座与课程:“熵与劳作(Entropy and at Work)”,这也是斯蒂格勒教授第三次来到中国美术学院与我们分享他最新的学术思考成果。
届时,我们将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黄孙权教授、德国吕纳堡大学数码媒体文化与美学研究所讲师,网络社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许煜博士,以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陆兴华老师前来对课程进行主持与专题研讨,并与现场参与者、研究者展开多维度的交流和对话,亦欢迎艺术界与学术界的同仁前来参与。
去年斯蒂格勒先生来访中国美术学院,做了“人类纪里的艺术、差异与重复”系列讲座,围绕着“人类纪”的熵化问题展开了深度的思考。人类纪表面上指的是继全新世(Holocene, 11700年前至工业革命)之后的一个新的地质学纪元,人类纪的背后也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结果,资本主义正在通过数码技术的工业化来进行再一次的“全球化”,大数据和算法成为了当前的时髦用语,重复而高效的机器取代了手工的实践知识。艺术家是个体化的传导者(transducteur):在一个集体的个体化过程的力场内,催化和疏导者各种力量——我们称之为“力比多能量”。艺术家“操演”(performe),通过如“显现”一般“说出”来编织时代。自20世纪起,随着感性的无产阶级化的到来,如果不将我们的审美生活置于感性的谱系里,我们是不可能理解我们作为心智(noetic)存在的审美生活的。这样的感性谱系,必须建立于技术生命形式的器官性生成(devenir organologique)的分析的基础之上。这一技术生命形式是一种会感动的存在,也正是在这一谱系里,有了一个跨个体化的社会过程的塑造,在这一过程里,一件作品成为了作品,也同时在这跨个体化过程中,才能使技术制品的器官生成变得可能,而艺术就是其升华(sublimation)。
开场 ——“Panel 21”学术演讲
21世纪的艺术与教育——艺术、器官发生与超人主义
Lecture on art and education in XXIst Century:Art, organogenesis andtranshumanism
【时间】6月8日(周四)下午6点半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
第一讲:
心智官能和运作的器官发生学——从作为艺术起源的心智的记忆技术式发生谈到我们的时代
Organogenesis of noetic faculties and functions – From The Hypomnesic Emergence Of Noesis As Birth Of Art To Our times
【时间】6月9日(周五)下午2点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4号楼405室
第二讲:
体内化,体外化和负人类/熵学
Endosomatisation, exosomatisation and neguantropology
【时间】6月14日(周三)下午2点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4号楼405室
第三讲:
弗洛伊德和感性的器官发生学——艺术与力比多经济
Freud and the organogenesis of sensibility – art and libidinal economy
【时间】6月15日(周四)下午2点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4号楼405室
第四讲:
艺术,梦境与负人类
Art, dreaming and neganthropy
【时间】6月22日(周四)下午2点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4号楼405室
-
斯蒂格勒著作中译
《技术与时间卷一: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译林出版社,2001,译者:裴程 - 《技术与时间卷二:迷失方向》
译林出版社,2010,译者:赵和平,印螺 - 《技术与时间卷三: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译林出版社,2012,译者:方尔平 - 《手和脚:关于人类及其长大的欲望》
新星出版社,2013,译者:张洋 - 《 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 》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译者:陆兴华、许煜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