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 在移民家庭过时了?

2017-06-16 作者: 特约作者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重男轻女” 在移民家庭过时了?

图片来源:Aleksandar Popovski

李唯/政见特约作者

改革开放三十年,城乡移民的家庭化趋势愈来愈明显。这些家庭大部分仍持有农村户口,不需像城镇户口家庭一样严格遵守 “独生子女政策”。

2011 年的一项数据显示,超过四成生活在上海的移民家庭有两个或更多的小孩。如果加上那些没有暂住证的 “隐形” 打工者和没有登记的 “黑孩子”,这个比例应该更高。

“城乡迁移” 加上 “多孩” 环境下的亲子关系相较大城市里普遍的独生子女家庭更为复杂,却少有讨论。香港中文大学学者的研究者揭示了城乡移民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如何受到户口制度、教育、求职等壁垒的多重影响,正在从传统的重男轻女转化为更为实际的调整和情感上的再定义。

“重男轻女” 观念的逐渐转变

过去在传统的父系家庭体制下中国人总想着要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所以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根深蒂固。虽然 1980 年独生子政策的出台之后中国城市里的重男轻女观念已大有改观,但种种生育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似乎落后一步。然而,从农村进城打工多年的移民家庭随着城市化进程有没有与城市家庭的性别观念趋向一致呢?

香港中文大学学者凌旻华通过长年田野调查和跟踪访问指出,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城乡移民家庭的养育行为中逐渐淡化、与本地城镇家庭趋同。

以上海为例,打工的种种限制 (诸如从事行业多脏累差、收入偏低、工作时间长、没有祖父母同城照顾等因素) 抑制了不少移民家庭抚养多个孩子的意愿和能力。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部分移民家庭也想得比较开, 90 年代初就选择了只生一个,哪怕第一个是女儿。 他们觉得像城里人那样只生一个也挺好,毕竟养孩子是累活,何况在城里培育孩子更是花钱费力。

民工家庭的男孩优势微弱

那些一开始认同一定要养儿子传宗接代、甚至不惜违反计生政策交罚款的农村家庭外出打工后也在亲子关系的性别问题上萌生出新的看法和行为。民工家庭的男孩相较女孩在城市里求学、就业、婚恋各方面并不占优势;而女儿,往往是更省心、靠谱、贴心的那个孩子。

女孩普遍更适应基础阶段的应试教育,在校成绩更好,也更守纪律,常担任班级干部。男孩则更容易调皮捣蛋,面对户口歧视也更容易在学校里叛逆惹事。因为随迁子女仍旧需要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当地中考、高考,打工父母不得不仔细斟酌是否要送孩子、送哪个回老家上高中。成绩好不好、考不考得上才是最重要的标准,性别则不是。不少家长特别担心男孩一个人回去没人监管容易学坏,不敢放男孩回去念高中。因为户口挂钩的高等教育制度,随迁子女在中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反而获得了相对平等。

就业方面,在上海政府大力推广第三产业的大环境下,许多服务和文职岗位倾向招收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这类工作收入虽然不是很高,但通常被视作更体面、稳定。相比之下,男性多被招去体力劳动岗位,不甚合意。

婚恋方面,城乡移民家庭也多为儿子发愁。 中国社会普遍期望在婚恋中男方要比女方强一点,无论是收入、学历还是家庭条件上。外地农村户口在上海本地人眼里也多为负资产。有统计数据显示,上海 76% 的跨省市婚姻都是上海本地男性与外省市户籍女性的结合,可见城乡移民中的男性在上海的婚姻市场中处于弱势。男方家长还有替孩子买婚房 (至少首付) 的巨大经济压力。中低收入的移民家庭无奈于上海飞涨的房价,只好回老家翻修旧宅或者在乡镇购买商品房。相比之下,女儿的婚事对他们来说省心不少 。

儿子娇嫩、女儿懂事

许多生两个或以上的城乡移民家庭,不少因为第一胎是女儿,而接着生第二、第三胎,直到抱上儿子。这种重男轻女的生育策略导致许多男孩在家中不仅是受宠的独子,还是年纪最小最需要照顾的。

由于进城打工初期没有经济基础和人脉,加上二元制户口制度对上学、买房等各方面的限制,城乡移民父母多会选择把孩子 (多为姐姐) 留在农村给祖父母看管,在老家上学。他们一般要在上海相对稳定之后才会把孩子带进城里,因此岁数小的孩子 (往往是弟弟) 随迁进城、生长在父母身边的几率比较大。这些时间与年龄的因素使得儿子往往得到更多来自父母直接的关爱。

不过,城乡移民家庭的女儿在父母眼里通常更为懂事。这些女孩未必不明白父母的偏心,但心中哪怕有些反感情绪,也大多会依照父母和社会的期望尽到谦让和照顾弟弟的责任,因此女儿普遍比儿子更懂得体恤家里。有研究发现在中国农村和城市家庭,女儿往往比儿子尽到更多孝道。

俗话说 “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在亲子关系方面,父母对女儿确实有更强的依恋和信赖。凌旻华对城乡移民家庭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了这一点。

继 2011 年开放 “双独二孩” 政策,中国已于 2015 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在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改变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和行为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从上海城乡移民家庭中可以看到,“重男轻女” 和 “多子多福” 的观念正日益受到挑战。

面临户口的门槛和经济的转型,“养儿防老”对曾经不惜罚款也要超生的城乡移民家庭已不切实际。开放二胎对生育意愿会有多大的作用?将来生育中的性别歧视真的会消失吗?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 Ling, Minhua. “Precious Son, Reliable Daughter: Redefining Son Preference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Migrant Households in Urba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229 (2017): 150-171.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