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考到申请-审核制:博士质量会变好还是变糟?

2017-07-21 作者: 马亮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从统考到申请-审核制:博士质量会变好还是变糟?

最近几年,中国高校的博士招生制度悄然发生着变化: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为代表的许多高校,都在探索以申请—审核制取代沿用已久的统考制。

这一变化引发了考博群体的密切关注甚至是质疑:申请—审核制真的能更公平、更合理地招收到比统考制度下更好的博士生源吗?

看似 “公平” 的统考制很难甄别学术人才

无可否认,就公平性而言,博士统考远胜于申请-审核制。因为在同一份试卷面前,衡量每个人的尺度相同,等待每个人的录取机会也均等。

但是,博士是最高学位,它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从根本上对博士招生提出了不同于高考或考研的制度需求——一要使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脱颖而出。

传统的统考制的不足恰恰在于,考试可能很难将适合学术研究的有创造力的考生甄别出来。

学术研究强调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质的评鉴,很难通过传统的、更适合评估考生至上和记忆能力的闭卷考试实现。一些通过统考的学生,虽然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但可能根本不适合学术研究,更得不到导师的认可。而统考制死板的考核方式,使得很多学生为了能够得到名校的入学资格,花费多年时间,围绕几本教科书死记硬背。这不仅是极大的资源浪费,也根本无益于甄别最合适的研究型人才。

而申请—审核制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导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考生。简历、研究计划书等详实的材料,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情况,使导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术背景、训练和潜质,遴选最合适的学生。在从博士生候选人向博士生的转换过程中,“资格考”(QE) 也通常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避免了考生成绩与他们死记硬背能力直接挂钩。

申请-审核制可能的不足与弊端

当然,人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申请-审核制可能导致 “唯出身论” 偏见的出现,使非 985 和非 211 高校的学生受到 “歧视”。在闭卷考试中,考生身份的保密,会使考生避免因自己出身的学校没有名气而受到不公平对待。但是在申请—审核制中,学生的所有信息都需和盘托出,其中的身份信息自然会影响导师的判断和评价。在 “出身论” 甚嚣尘上的社会,人们都戴着有色眼镜,不可避免会让一些学生吃亏。这需要导师组基于大量信息进行综合考量,尽可能减少这种偏见的发生。

与此同时,申请—审核制需要考生准备许多课本以外的资料,这可能会使造假日益普遍。比如,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专家推荐信的可信度就很难保证。因为基于专业声誉的信用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有关系或从知名高校毕业的学生自然占尽天机。

而即便是看起来能够反映考生潜质的研究计划书,如果能够得到知名导师的点拨或润色,或者干脆请人代劳,可能也会有失公平。此外,为了积累学术成果,许多考生不惜花钱买版面或找 “枪手” 发表论文,使人才甄别更加困难。

这可能会导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发生:许多过去考不上的学生,可能在申请—审核制下脱颖而出;过去可以考上来的学生,在申请—审核制下则有可能无法入选。这可能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有关,也反映了博士招生制度所带来的生源结构性影响。

申请-审核制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博士质量?

无可否认,申请—审核制使导师可以更加全面地提前了解考生的背景和情况,并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去选择最心仪的弟子。而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匹配关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就此而言,申请—审核制的价值凸显。

但实际上,与国外高校夺人大战的激烈程度相比,国内高校的生源竞争并不明显,因而招生制度改革也未必会影响考生的选择。国内某个专业最优秀的大学就那么几所,考生可以选择的余地本来就不大。加之高校师资招聘越看越 “崇洋媚外”,新聘教师主要以海外高校毕业的博士为主,这使得许多优秀的考生瞅准机会就往国外跑,博士招生制度改革提高国内院校博士生质量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

想要提高博士生质量,至关重要的其实是建立宽进严出的制度,让学生意识到读博的机会成本和潜在的失学风险。当获得博士学位的门槛变得更高,对真才实学的要求变得更严时,哪怕读博士的大门敞开,相信也没有许多人敢滥竽充数、冒险一试。而目前的情况是:一些高校的博士出口不仅相对容易,还可以作为个人逃避就业的藉口,这使许多没有学术能力的人企图浑水摸鱼,而拉低了博士生的整体质量。

除此之外,在申请—审核制日益普及的背景下,高校还可以优化招生流程,便利师生双方匹配。比如,建立跨校联盟去共享成绩单、推荐信、研究计划书等,使学生免于多头申请而疲于奔命,也利于高校之间互通有无。当然,在 “抢人大战” 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此种合作可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