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百年后的人类社会

2017-11-13 作者: 茅于轼 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 原文 #天则观点 的其它文章

关键词:裁军和裁兵。囚犯难题。一闪即过的和平契机。

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已经进步到丰衣足食,不愁生存的地步。但是对人类最大的灾难 -- 战争 -- 的威胁还没有能被排除。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上亿人。尤其是核武器出现后战争可以消灭全人类,任何一个技术上的误操作都可以导致全人类的毁灭。尽管误操作的概率很低,但是它只要不等于零,人类总是面临巨大风险。所以彻底消灭战争的威胁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任务。

没有战争,没有武器的社会是全人类的理想。那时候武器的生产工厂转为生产民用器具。军事院校教人如何杀人和防止被杀,那时候变为研究如何彼此和谐相处,如何造福社会。军用机场、军港、部队的演习场所变为旅游圣地。用于互相伤害的聪明才智改为合作共赢。联合国为了实现全人类的最终理想,设立了裁军小组,可是见效甚微。不但要裁减军事装备,更要减少甚至完全取消兵员。联合国应能直接授权给每一个世界公民,有权抵制强制服兵役。这项措施一定能够得到全世界百姓的热烈拥护。

反观现实,我们还没有朝这个目标开步走,相反我们还走在反方向的道路上。武器不但在继续生产,而且还在研发更厉害的杀人方法,还开武器的展销会,促进武器的销售。有大批靠武器吃饭的人在发展这个行业。军事演习、阅兵、显示武力是大多数国家的行为。所以百年后能不能实现大家所盼望的社会是很没有把握的事。这实在是极大的遗憾。

为什么大家所盼望的理想社会离开我们越来越远?囚犯难题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其原因。简单说就是彼此的不信任:我防着你;你防着我。没有信任,御防的军力就必不可少。于是裁军就非常困难。除了彼此防备造成离和平越来越远,还有个别独裁者有霸权思想,要当世界领袖,常常炫耀武力。典型的例子就是北朝鲜金三胖政权的所作所为。有了这样穷兵黩武的政权,使得其他国家积蓄防卫能力的必要性名正言顺。

从历史的长河看,人类终究要进步的。百年后有没有可能进步到没有武器和没有战争的社会。这里要克服的困难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囚犯困境这个模型。这个模型说明,由于彼此的不信任,选择了对彼此都不利的对策。这种选择构成博弈均衡,只要对方不改变策略,这个局势就不会被破坏,彼此都不利的状态就会持续下去。裁军所面临的困境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在现实世界中参与博弈的不止是一个国家,而是多个国家。这不是一个二人博弈,而是一个多人博弈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从不信任改变为信任就更为困难。但并不等于不可能,无非是要求更为理智地思考问题。

如果世界各国的政府都能够理性地思考(政府是不会思考的,思考的是政府的首脑)。在某种契机下,从不信任转变为信任是有可能的。条件是“各国政府的首脑都能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存在某种契机”。已如前述,理性思考的障碍是政府首脑的霸权思想。虽然像朝鲜那样的领导人是个别的,但是要求领导人有政治远见卓识,并不是容易的事。

这里的契机,是某个大国带头改变策略。因为在博弈均衡的条件下,对方不改变策略我方也不会改变。可是对方也这样想问题,也在等待我方改变策略。没有一个带头方僵局就会持续下去。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一方首先改变策略?回顾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苏美冷战结束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机会,是一个瞬间即逝的和平窗口。如果当时美国的首脑有足够的远见,带头裁军,世界可能转入另一个发展轨道。那时候美国的主要战略对手内部发生突变,对持的形势不再继续,带头裁军并没有任何风险。所以是一个契机。可惜的是这样的变化没有发生。

展望未来,类似的契机还有可能再次出现。问题在我们有没有事前准备好立刻利用这样的契机,或者丢失良机,遗憾惋惜。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