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让大学生当村官是错误的

2017-11-13 作者: 茅于轼 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 原文 #天则观点 的其它文章

大学扩招之后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了四五倍,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在此背景下政府提出的对策是让大学毕业生去当村官。在过去,村官的文化程度多半是高中,到不了大学毕业。提高村官的文化水平显然对改善乡村治理有好处。所以这项政策没有很多人反对。但是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大学毕业生的优势是学会了一项专门技术,如果把他们放在需要这种技术的岗位上,的确能够发挥他们的专长。但他们的劣势是年轻,不懂社会,不懂人情世故。而村官所最需要的恰恰不是某门专业技术,而是人情世故,能解决人际纠纷,调解社会的各种矛盾。所以这项政策必然是失败的。

这里要提到经济学里的一项基本原理,就是比较优势理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这个道理,要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劣势。这里的所谓优势劣势都是比较而言。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并不容易,往往会看错。犯错误的原因多半是主观判断,缺失客观比较。自以为认准了就去实施,没有对客观形势做客观分析。在比较优势方面犯错误的,没有不失败的。

每个人都有其特定条件,文化水平、社会关系、居住地点、性格趋向等构成了该人的比较优势和劣势。要想事业成功,必须搞清楚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劣势。盲目实践多半会失败。

不但一个人有比较优势和劣势,一家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同样有比较优势和劣势。企业、地区、国家的发展道路也必须符合比较优势理论。可是我们的政策有时候就违背了这个最简单,最平常的道理。前面提到的让大学生当村官就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全民创业”。让全体百姓都去创业,不问他会不会,有没有条件。其实就全民而言,创业的终究是少数,打工的才是大多数,怎么能不问条件,不计优劣,让全民都去创业呢?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