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深(2017)撕下「假朋友」面具 走向中美新冷戰

2017-12-29 作者: 原文 #中國戰略分析 的其它文章

2017-12-27 12:30 https://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TOP&i=TXT201712271500511JT

1971年7月9日,季辛吉(右)做為尼克森的特使祕密訪中,與毛澤東(左)等中共領導人會談。法新社
近半世紀來,美國從未以「冷戰思維」對待中國。美國對華戰略的根本基礎是,將中國導入美國與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不過因為意識型態分歧,中國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並不買帳;翅膀硬了後,也不再「韜光養晦」,而改主動出擊。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公布了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NSS),內稱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此評論道:「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故意歪曲中國的戰略意圖,摒棄冷戰思維,否則只會損人害己。」
然而,縱觀近半個世紀的中美關係史,美國其實從未以「冷戰思維」對待中國。

尼克森不讓中國在憤怒中孤立

一九六四年與六七年,中國相繼成功試驗了原子彈與氫彈,對東亞乃至全球安全帶來愈來愈大的隱憂。面對擁核國家,軍事選項近乎荒謬,今天美國面對朝鮮尚且投鼠忌器,在當年冷戰條件下,美國更不可能採取戰爭方式對付中國。剩下的最優選擇,就只能通過增強與中國的共同利益,將中國導入到符合美國與西方利益的軌道上來。
一九六八年尼克森(Richard Nixon)就任美國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即暗示,不會讓中國「在憤怒中陷於孤立」。隨後,尼克森在與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的會談中明確表示,要同中國進行「對話」,並說:「十年以後,當中國在核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時,我們就將沒有別的選擇了。」接下來,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祕訪中國、尼克森出訪,直到中美建交,中國改革開放,一路順理成章。
因此,美國對華戰略的根本基礎是,將中國導入美國與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以降低中國對該秩序的挑戰與破壞,確保東亞的和平穩定。同時,在當時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此一舉動也有制衡蘇聯的戰略意味。
美國與西方並非沒有考慮過中國因此崛起帶來的威脅。最近揭祕的日本檔案披露,一九七九年,當時的日本外相園田直,於與美國國務卿范錫(Cyrus Vance)的會談中表示:「今後,中國成為日美威脅的事態,也並非無法預見。」
對美國而言,已經拉攏中國,不可能重回對抗的老路,只能通過增強共同利益,以減緩中國的可能衝擊。園田也希望,日美兩國政府能通過官方與民間組織合作,促使中國經濟更加依賴日美,建立一個「如果今後離開日美,中國就無法推進現代化的機制」。

意識型態分歧,美意中共不買帳

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之後,即使在西方民眾的巨大道義壓力之下,美國與西方也並未拋棄這一基本路線,布希(George H. W. Bush)總統很快就派出特使訪問中國。一九九二年,日本明仁天皇訪問中國。隔年,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正式提出全面接觸(Comprehensive Engagement)戰略,中國也得以順利加入世貿組織(WTO)與主辦奧運。中國今日之強勢,均得力於此。
從可檢驗的長期行為表明,美國對話戰略的根本基點,乃是構建與中國的共同利益關係,希望中國最終成為現行秩序中的「利益攸關方」(stakeholder),以此而言,美國對中國從未有什麼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
毫無疑問,中共是美國這一戰略的最大得益者。然而,面對美國伸出的「利益攸關方」橄欖枝,中共並不買帳。這是因為在利益之外,美中之間也有意識型態與政治制度的根本分歧。
美國對華戰略的第二個基點,則是指望中國經濟的發展會促進中國政治的自由化。儘管美國已經放棄了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時代的「和平演變」戰略,但從柯林頓的全面接觸戰略以來,美國仍一直試圖通過接觸,進而改變中共的意識型態傾向,推動中國的政治轉型。

嘴說韜光養晦,實為卷旗不繳槍

一九九○年代,迫於六四事件帶來的巨大國際道義壓力,中國選擇了表面「韜光養晦」,但實際「卷旗不繳槍」的機會主義策略,並不直接挑戰美國的這一戰略。但暗地裡,對於中美既有共同利益又有根本分歧的「假朋友」關係,中共也有著高度的戒備。
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而美國與西方又陷入到了金融危機之中,二○○八年後,中共覺得翅膀已硬,乃逐漸開始向美國要價,試圖迫使美國放棄改變中國的戰略考慮。
○九年,中美經戰略與經濟對話會上,時任國務委員的戴秉國指出:「確保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很重要一條是相互理解、尊重對方,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中國的核心利益,第一是維護基本制度與國家安全,其次是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第三是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
不會誤讀的是,所謂基本制度與國家安全,當然指的是現行政治制度,其含義就是要求美國承認中共政權的完整合法性,不再謀求改變中共政權的意識型態與執政方式。

維繫政權是習近平外交核心

當然,這一要求並不可能馬上獲得美國的肯定,但中國如此要求,並非空口白話,而是有備而來。中國深知,經濟發展固然壯大了自己的實力,但也加深了對西方技術與市場的依賴,只有減少對西方技術與市場的依賴,才可能逆轉自身的戰略逆勢,直到美國徹底放棄改變中國的戰略圖謀。
也因此,中國在各個方向上均放棄了「韜光養晦」的策略,主動作為,除了在周邊擴大軍事存在與影響之外,在經濟與文化上也有所作為:
中國嘗試在經濟格局上另起一套,以緩解對美國與西方的戰略劣勢:推動中俄特殊關係、一帶一路戰略、創立亞投行、中非合作、廣泛投資沙烏地阿拉伯、巴拿馬、斯里蘭卡等地戰略目標……,都是為了通過起建立相對獨立與平行的經濟勢力範圍,以抵銷美國與西方可能的影響。
文化方面,中共則試圖獲取為專政政權辯護的國際影響力或軟實力,一是通過孔子學院、「大外宣」與各種經濟手段,影響西方社會關於中國的輿論,乃至學術表達;一是持續使用話語歪曲與另說一套的方式,抵禦西方的人權壓力,如中共謀求加入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及最近舉辦的南南人權論壇,都是出於這一目的。
通過上述舉措,中共也就逐步撕下了與美國基於戰略模糊的「假朋友」面具。自上台以來,習近平就以維繫政權安全的「大義名分」,做為內政外交的根本出發點。隨著習近平在十九大上進一步鞏固權力,無疑中共將繼續現有的主動作為,另起一套的戰略。

中美新冷戰即將展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共的這一圖謀並沒有獲得什麼可觀的回報,相反既引發了周邊國家的警惕,在西方國家也導致了愈來愈多的反感情緒。而做為世界老大的美國,本就存在遏制中國的心思,「假朋友」面具的撕下,對中國警惕與反感氛圍的形成,都使得美國對中國進行戰略遏制更加師出有名。
一個巴掌拍不響,中美本存在著根本分歧,只是在接觸改變的戰略幻想或戰略模糊中,才維持了多年的「假朋友」關係,隨著這一層面紗的撕去,中美之間由關係日趨緊張,進而走向全面衝突的新冷戰,已經不再不可想像。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