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资源与孩子们的健康

2018-01-12 作者: 谭宏泽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环境、社会资源与孩子们的健康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变革。伴随着发展而来的,也同样有不同收入群体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日益加深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也会在不同个体的健康、乃至对自我健康的主观判断上(“健康感”),带来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孩子们身上。

那么,孩子们身处的社会环境、接触的社会资源会怎样影响他们的健康、健康感呢?

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者在深圳市南山区57所小学中抽取了16所,在其中选取了 1307名六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社会环境与资源对孩子们、孩子们的家长健康的影响。

1. 不同价位的房子,不同的配套资源

房租价格可以反映环境、资源的不同吗?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者发现,学校质量(级别)、环境危害程度、运动设施以及可用的公共绿地是四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根据教育局的划分,当地57所小学由好差被划分为从A到D的四类。在被研究的学校中,学校每提升一等,其覆盖区域的租房月租金就相应上涨600余元。

对于环境危害和运动设施,研究者都是采用加总量表的形式测量的。其结果也显示,环境危害越低的区域以及运动设施越多的区域房租越高。而对于绿地空间,被调查者们被要求从“非常不足”、“不足”、“一般”、“充足”和“非常充足”五项中选择。结果显示,每提升一档,相应区域的租房月租也会提升210余元。

不同的学校质量、环境危害程度、运动器械、绿地面积……不同价位的房子都存在着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的经济上的差异,就会转化为其子女在教育、生活和运动等多维度的差异了。

2. 户口与健康、健康感

那么户口对孩子面对的资源和环境有关系吗?

大有关系。与正常的推测相符,研究发现,客观上看,有本地户口的孩子在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日常花销、家庭附近娱乐设施、受低环境危害、与父母互动频率、朋友数量、与同学互动频率以及感知的安全感方面都要显著优于非本地户口的孩子。

然而,两个群体的孩子们在主观健康感和幸福感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两类孩子的父母们,在自我健康感上也没有显著差异。实际上,从平均数角度来看,无本地户口的父母们的自我健康感还要略高于有本地户口的。

事实上,研究者发现,家长们的健康感与其对自我社会地位的评估——而不是户口——紧密相连,而这样的评估又与其经济收入和住房价格密切相连。

3. 信任感与健康感

对自我健康的感知,事实上与“信任感”紧密相关。

早在2011年,密苏里大学的研究者就曾发现,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信任他们的邻里,而这种社会和谐有非常有益于个人的主观健康感。在本研究中,类似但不同的结果也被观察到了。

研究发现,自我社会地位评估较高的家长们展现了对于朋友、同事和邻里更高的信任度。鉴于深圳是一座开个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移民城市,我们可以推测,那些收入高的群体的主要日常生活圈是由同事、朋友和邻里构成,而与这些人的和谐关系很显然有助于提升其主观健康感。

而这种信任似乎是可以传给下一代的。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家庭经济地位、以及基于其上的主观地位认知,已经固化到了学校质量和社区设施之中。而这,又可归因于住房市场发展模式和政府的住房和教育政策。

4. 未来:基于社区的健康关切?

如何克服经济差异带来的健康、健康感差异,关于这个议题实际上已经有不少研究共识。比如,构建以及了解和信任的和谐社会关系、增加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等等。本文介绍的研究也同样的证明了其中一些因素的作用,比如亲子互动、社会信任、社区运动设施等。但是,研究者同样发现,在学区房和高房价背景下,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区隔和分割被大大加深了——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经济阶层的孩子们互动和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了。

因此,这项研究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敲响了警钟。家庭社会经济和住房条件差往往会导致父母对子女缺乏关注,之后导致孩子与父母和其他社会成员互动不足,从而引起较低的社区和学校信任感、导致自我健康感下降。如何采取行动打破这样一种恶性循环需要被纳入政策制定的考量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家长的自我地位评估和社会信任可能会对子女的信任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孩子的低社会信任感,往往会随着其成长而恶化。

鉴于本研究指出了社会互动,无论是朋辈还是代际间的,对于孩子的健康的重要作用。那么,建立一种立足于其居住和学习社区的,由多方参与并且互动的健康关切模式也许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打破低信任感的代际传递方面。当然,这样一种进路在中国的可行性,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研究来探究。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参考文献

  • (Li, W. (2015). Health im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sources for preadolescents in urban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50, 347–353.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5.09.009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