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之锋等诺奖提名背后:中国阴影下香港政治青年的国际突围之路

2018-02-12 作者: 原文 #中國戰略分析 的其它文章

“北京政府破坏香港自主,香港的民主运动者挺身捍卫香港的未来,在恐吓、囚禁、法律与财政后果面前,展现极大勇气……对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由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主席鲁比奥(Marco Rubio)等八名共和党议员,以及四名民主党议员跨党派联署的提名信中写道。

这项消息令香港一些民主派支持者感到鼓舞,但在港媒间引起的是忧虑和批评。 《南华早报》报道指提名是“很可能激怒北京、极具争议性的行径”;香港《明报》社评形容,今次提名是“美国利用香港作为遏制中国手段”,指香港问题已成为“中美博弈牌局”的“一张牌”。

2014年“雨伞运动”爆发,数以十万计的香港示威者占领主要干道,向中国政府争取落实民主普选,成为国际新闻头条。黄、罗、周三人去年中因雨伞运动被判入狱,亦引起欧美媒体、政界及人权组织的关注。

中港政府及香港的亲北京派系反应负面, 批评是美国议员对中国的“干预”。中国外交部2月2日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国会议员停止干预香港及中国的内部事务,“做更多对中美关系有益、而不是相反的事”。

香港特首林郑翌日则说,这是“外国政客利用国际奖项做政治干预”,对提名表示遗憾。

谁有资格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有资格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者,包括主权国家的元首、内阁成员、国会议员,海牙国际法庭及仲裁庭的成员,大学历史、社科、法律、哲学、神学与宗教科系的教授,历届和平奖得奖者,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现任及往届成员等。

据官网,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每年会收到近200项提名。委员会之后将决定最终候选人名单,经顾问评估后,由委员会于十月表决最终得奖者。

港区全国政协、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于2月3日向多家港媒表示,中方认为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为“打击中国的政治手段”,或会视今次提名为美国的挑衅。刘兆佳又指,若黄之锋等人获奖,事态将较推动宪政改革的刘晓波获奖更严重,因为黄代表“某种分裂及冲击国家主权的声音”。

但有学者认为,透过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声援、支持人权受压地区,每届都有类似做法,可视为一种表达关注的方式。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则指出,早在回归之前,北京的一贯方针,就是尽量不要将“香港问题国际化”。但由于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的独特地位,他认为国际关注香港难以避免。

“香港不单止在经贸上,在价值观上也与国际接轨,国际社会希望这能够维持……香港是国际社会的一部份,用‘闩埋门打仔’(闭门打儿子)的方式处理香港问题,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一点好处也没有。”

另一方面,欧美对香港民主运动的关注,背后是对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的忧虑。

“中国在全球推动具策略性的经济、政治活动……欧美国家很关心,中国扩张国际影响力时,是用怎样的价值观、方针与手法行事。”陈家洛补充。

“继中国大陆自身的维权人士后,香港问题亦将成为国际关注中国人权议题的一个焦点。”

“中国崛起的前沿”

雨伞运动结束后,黄之锋一直在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到世界各地向政治人物、民间组织进行游说。 2016-17年,他曾拜访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中国问题委员会主席鲁比奥、民主党众议院领袖佩洛西(Nancy Pelosi)等人,也曾出席国会的听证会。

提名黄之锋等人的鲁比奥,2017年初曾联同多名参议员宣布,在美国国会重新推动被搁置的《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倡议压制香港自由的人士应受到制裁,包括冻结在美资产和拒绝入境。

今年初,黄之锋的党友、21岁“香港众志”创党成员周庭,被香港政府判定“不可能拥护《基本法》”,禁止参与立法会补选。这引来欧盟、英国、加拿大等国发表声明关注:欧盟发言人批评,港府因周庭的政见禁止其参选的决定,违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虽然在欧美地区得到一定关注度,但在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张之下,香港民主活动人士尝试争取国际支持亦会遇到阻碍。

黄之锋曾尝试前往马来西亚及泰国,出席以雨伞运动为题的论坛、演讲,均被禁止入境、遭到遗返,在泰国被扣押了12小时。

马来西亚全国警察总长卡立其时表示,不希望因为黄之锋“破坏我们与中国的关系”。而泰国首相巴育(Prayuth Chan-ocha)则公开表示,泰方遗返黄之锋是应中国官员要求,指他被驱逐“是中国的问题,不是泰国的问题”。

这两次事件与“铜锣湾书店”事件中,一名书商怀疑在泰国被中国人员掳回中国大陆的事件,均令国际对中国政府对东南亚国家政府的影响力受到注目。

“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但政府漠视人权、普世价值的倾向却有增无减,香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作为一个高度自治的城市,基本权利也不断被剥夺。”黄之锋向BBC中文说,这是他游说国际社会关注香港的方式。

他认为,在雨伞运动之前,外媒讨论到香港时,只会将香港定义为单纯的经济、金融城市,但之后香港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有所改变,成为了“面对中国崛起的威胁,站在抗争最前线努力不懈的人”。

“这令国际对香港这个面对中国威胁的前沿城市,有更多关注、同情。”

影响中国?

在提名信中,联署者提到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2010年和平奖授予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的决定,赞扬委员会“无惧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的不满及直接报复”,并指刘晓波在禁锢中逝世,再次展示中国政府的极权主义和对普世人权的漠视,而普世价值与人权,正是黄、罗及周极力捍卫的价值。

“(争取民主及自主)并不仅仅是香港人的愿望,而是全世界无数人、包括不少中国人的愿望,但他们被禁止发声及抗议。”提名信还说,雨伞运动体现诺贝尔和平奖的传统,启发国人以和平方式从内部寻求改变。

然而在中国大陆,香港的雨伞运动明显无法发挥这样的作用。大部份香港民主运动的讯息被屏蔽,官方媒体则对其持批评态度。

“黄之锋等人已沦为西方反华势力的棋子…一直沿错误的人生路走,背叛香港及祖国的利益,这样的人生决不会是光荣的。”官方民族主义报章《环球时报》社评写道。

对于自己获提名诺贝尔奖,黄之锋向BBC中文表示,自己“高攀不起”:“与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刘晓波先生相比,我们目前的付出都微不足道。”

他联同罗冠聪及周永康发表声明,指荣誉“当属百多年来的中港民主运动参与者”,并呼吁中国当局释放目前被控制的刘晓波遗孀刘霞、709被捕者及其他异议人士。

出处:BBC中文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